下载此文档

国标基坑监测技术规范宣贯第4部分(监测方法.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一般规定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类别、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当地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基坑监测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满足精度要求;
监测方法合理易行,有利于适应施工现场条件的变化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变形监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2 工作基点应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距离较近、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基点;
3 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
基准点不应受基坑开挖、降水、桩基施工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应设置在位移和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位置稳定、易于保护的地方,并应定期复测,以保证基准点的可靠性。复测周期视基准点所在位置的稳定情况而定。
每期变形观测时均应将工作基点与基准点进行联测。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对监测仪器、设备和元件总的要求:
【】监测仪器、设备和元件应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
本条规定是监测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和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量结果的基本前提。根据监测仪器的自身特点、使用环境和使用频率等情况,在相对固定的周期内进行维护保养,有助于监测仪器在检定使用期内的正常工作。
精度
量程
稳定性,减小误差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对作业总的要求:
【】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
2 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3 固定观测人员;
4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影响监测精度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本条规定的是为了将监测中的误差减到最小或相对固定,以达到提高监测精度的目的。
监测时尽量使仪器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光线、工作时段等)下工作,但并不作强制要求,且主要针对基坑尚未出现报警的时候。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对初始值的要求:
【】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在相关施工工序之前测定,并取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实际上各监测项目都不可能取得绝对稳定的初始值;
本条所说的稳定值实际上是指在较小范围内变化的初始观测值,且其变化幅度相对于该监测项目的报警值而言可以忽略不计。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地铁、隧道等其他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
【】除使用本规范规定的监测方法外,亦可采用能达到本规范规定精度要求的其他方法。
目前基坑工程监测技术发展很快,如自动全站仪非接触监测、光纤监测、GPS定位、摄影测量等采用高新技术的监测方法已应用于基坑工程监测。
技术成熟度
对采用其他监测方法的要求: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监测方法
监测精度
埋设要求
~ 各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
规范规定的监测项目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裂缝监测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围护墙内力监测
钢铉式应力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国标基坑监测技术规范宣贯第4部分(监测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468 KB
  • 时间2018-09-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