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
第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总体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认识现代信用的基础,掌握和理解现代信用的各种形式和工具;掌握融资方式和结构,把握信用体系的组成。
返回
本章与各章的主要联结点
◆信用是金融学中的一个基础范畴
信用中介
金融机构
第十二章: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十三章: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十四章:中央银行
信用创造
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两层次)
信用调控
第十八章:货币政策
信用基础
第二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结构的基础)
第七章:金融市场与功能结构
信用价格
第五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
第六章:金融资产与价格
第十章:衍生工具市场
信用(Credit)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一、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民无信不立——孔子

承诺
诚信
第一节信用概述
◎道德范畴的信用
◎经济范畴的信用
债权人(creditor)
债务人(debtor)
授信
受信
商品、货币
◆两种信用范畴的联系
经济范畴的信用
价值单方面让渡
未来还本付息的承诺
道德范畴的信用
具有信守承诺的意愿
◆信用的基本形态
◎实物借贷:以实物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
◎货币借贷:以货币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货币借贷逐渐成
为居于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信用是古老的经济范畴:
公元前300年孟尝君“出钱于薛”;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中第89-119条大部分是关于债务的法律条文。
产生的前提:私有制
◎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产权制度与信用的发展: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为信用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产生的根源:商品或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平衡性。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古代相对独立的货币与信用范畴
◎信用和货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的产生都与私有制紧密相关
货币存在成为信用扩展的条件
信用成为推进货币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银行出现与金融范畴的形成:现代银行的出现使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融为一体
三、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
◆高利贷的特点
利率极高、利率不稳定且差异极大
◆高利贷之“高利”的原因
◆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自然经济条件下借贷资金供求矛盾、贷者集中垄断、高偿还风险和信用维系成本是高利贷者索取高利率的根本原因
四、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
◎赤字形成净债务、盈余形成净债权
◆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状态是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并存是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4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617 KB
  • 时间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