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研究综述
贾攀华
:
《如何做综述性研究》
哈里斯-库珀著
( Harris Cooper)
刘洋译
•
哈里斯-库珀,哈弗大学博士后,现为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心理学教授和社会心理学项目带头人。曾从教于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是俄勒冈大学客座教授,斯坦福大学和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的访问学者。美国心理协会和心理学会成员。同时兼任7个心理学教育的杂志的顾问编辑。也是美国心理学会雷蒙德B-卡特尔职业项目研究奖的首位获得者,并荣获美国心理学会(AERA)解释学奖金。
必要性:①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在线网络搜索文献技术的应用,研究者获得社会科学信息的能力发生了变化。
②社会科学内部日益增长的专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研究者对已有的、大量真实可信的研究综述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意义:①避免重复前人在研究中所犯的错误。
②综合、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所要研究的内容。
③为他人的研究综述提供参考。
(1)家庭作业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已有的家庭作业的研究总结(不确定):
提高学习成绩
学生做家庭作业
不提高学习成绩
(2)实验室试验中人际期望效应的人格调和
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想要获得更多成功的期望是影响他们心理认同的主要因素。
(3)酒精对人类攻击性的影响
(4)对待强奸态度的个体差异
相近术语:文献综述、文献述评、综合性研究述评、研究综述以及元分析。
(这些术语有的内涵宽泛有的内涵狭窄,它们中的一些在实际中可以交换使用。)
文献综述是外延较为宽泛的术语,一般是以较为详细的独立研究工作,或是以新的对原始数据研究报告简介的形式出现,当文献综述作为独立的新数据出现时有许多不同的焦点、目标、视角、写作策略、组织结构和阅读者。
两种不同的综述类型
科学文献中最常出现的是合并两个特殊焦点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第一种文献综述被称为研究综述、综合性研究综述或研究述评。这类研究的研究者希望通过从已有的独立研究中推导出来描述相关或相同假设的整体结论,寻求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
第二种类型的文献综述是理论综述,综述者用给定的理论解释一种特定的现象,并比较它们在、内在一致性及预测实质。
问题形成阶段
文献检索阶段
数据评估阶段
分析解释阶段
公开发表阶段
同:①需要给出变量的概念定义。概念定义的广度不同,包含的范围不同。如“成绩”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某人在学术领域的知识水平”也可以界定为“通过努力取得的东西”。
②需要确定所研究问题变量的适用范围。
③需要确定一个事件如何代表了一个感兴趣的变量。
异:①原始研究者在研究开始前必须从操作层面界定概念。如,攻击性的原始研究者必须确定如何衡量攻击性。
综述者最初不必清楚的界定概念。对他们而言有一个概念定义和一些已知操作就可以进行文献检索。
②原始研究仅包括一类(有时是两类)的操作定义。
综述研究通常包括很多经验认识。
(1)概念和操作之间的“一致性”
用多重广义的方法界定狭义的概念。
用广义的概念进行狭窄的操作。
(2)多重操作与概念到操作之间的对应性
多重操作: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的分析,“但在非相关部分存在不同的形式”。多重操作主意产生了积极的后果。(一旦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测量过程确认了一种论点,不确定性的解释就会大大减少。)
例:
实验者不知道受试者饮料中是否含有酒精及酒精的类型
实验者知道试者饮料中含有酒精
后者结果显示实验者高估了酒精的作用,混淆了酒精效应同实验者的期望效应。
如何做综述性研究.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