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微生物---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3、细菌菌落和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称为细菌菌落。许多菌落相互联接成一片称菌苔。
4、肽聚糖--肽聚糖是除古细菌外,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细胞壁的共有组分。它是由若干个肽聚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大分子化合物。肽聚糖单体含有四种成分: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和肽间桥。
5、孢子丝--当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顶端分化产生的成串的孢子称孢子丝。 6、G-细菌--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番红复染。显微镜下菌体呈红色者为G-细菌。
7、G+细菌--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番红复染。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为G+细菌。
8、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复制,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它分散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染色体上。
9、菌胶团--有的细菌,它们的荚膜物质互相融合在一起成一团胶状物,其内常包含有多个菌体,称菌胶团。
10、荚膜和粘液--有些细菌生活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种粘性物质,若粘滞性大,则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一定外形,称荚膜。若粘滞性较低,则成为粘液,扩散到培养液或其它环境中。
11、芽胞和孢囊--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结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芽胞。有些细菌由营养细胞缩短变成球形,表面形成一层厚的孢壁,称为孢囊。
12、属--微生物分类中比种高一级的分类单元,相近似的种归为一类,称之为属。
13、衣原体--它是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14、螺旋体--它是介于细菌与原生动物之间的单细胞原核生物。螺旋体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运动靠细胞两端向细胞中央伸出的缠绕原生质柱的轴丝伸缩运动
15、粘细菌--粘细菌不生鞭毛,但能“滑行”运动,因其细胞壁很薄,不完全限制原生质形状变动所致。特征性的产生胞外多糖粘液,细胞包埋在粘液中或滑行后留下粘液痕迹。有些粘细菌还可以形成特殊形态的子实体。
16、种--是以某个“标准菌株”为代表的,十分类似的菌株的总和
17、标准菌株--指能代表某个种的各典型性状的一个被指定的菌株.
18、菌株--是种的具体存在形式,主要是指同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
19、原生质体--用人工方法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完全缺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20、磷壁(质)酸--是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组分,以磷酸二酯键同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相结合。细菌的磷壁酸有甘油磷壁酸和核糖醇磷壁酸两种
21、脂多糖--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它由三部分组成,即O-侧链、核心多糖和类脂A。
22、古细菌--古细菌的菌体虽具有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与真细菌有很大的差
食品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