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股市与利率关系的研究
〔摘要〕文章对2007年央行连续加息后,中国股市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的上调会导致股市的下跌,但是在中国2007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经历了七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和五次利率的上调,如此频繁的出台货币政策,股市却没有出现预期的下跌。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这一经济学一般规律在中国不适用的原因,并对这一规律进行了补充修正。
〔关键词〕加息;实际利率;股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8)01-0022-05
一
(一)2007年以来的5次加息概况
2007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9月25日起,%,这已经是央行年内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这已经是央行年内第五次加息。如此频繁出台货币政策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表1列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五次调整情况。表2列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七次调整情况。
(二)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是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经济学的一般规律认为,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商业银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货币增加,货币乘数变小,社会货币的供应量会减少。而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导致股市资金的减少,造成股市的下跌。
同样的,银行利率与股票市场有个反向的关系,即当银行利率上升时,股市会下跌。经济学一般规律认为,当银行利率上调的时候,很多风险规避的投资者会更愿意把钱存进银行,而不会参与有一定风险的股市,进入股市的资金就会减少,从而造成股市的下跌,而当银行利率下降时,一般投资者会认为把钱存入银行不合算,会更愿意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投入有一定风险但是可能有高收益的股市,而市场面资金的推动,则会促使股市的上涨走牛。
(三) 2007年货币政策实施后中国股市的变化情况
在这一连串的货币政策施行后,中国股市有没有出现经济学一般规律所说的下跌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选取了最能反映两市状况的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作为分析对象,图1和图2是2007年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与加息日期的标识图。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一直保持着上升态势,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息率只是造成了短期股市的小幅下跌,没有影响中国股市中长期的上升。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计算了在每两个加息时间点之间,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的变化点数及其涨跌幅,可见除了在上证指数在5月21日-7月20日这一加息时间段跌幅为-%的以外,其它都为正,深圳成指在3月19日-%,%。从2007年3月18日第一次加息以来,%,%,而深圳成指则上涨了82
2007年中国股市与利率关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