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脊柱骨折患者护理措施浅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16-01
【摘要】:文章主要对我院2010-2012年共收治脊柱损伤58例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脊柱骨折患者、护理要点
一、临床资料
我院2010-2012年共收治脊柱损伤患者58例,男40例,女18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4岁。腰椎骨折39例占67%,胸椎骨折19例占33%;单纯压缩性骨折46例,合并脊髓损伤12例。58例脊柱骨折的患者,通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细致的临床观察、正确的护理操作、有效的局部制动、正确的功能锻炼、合理的饮食,患者平均住院51d。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二、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
脊柱骨折患者病程较长,肢体活动不便,思想负担重,会产生紧张、恐惧、悲观消极等不良心理反应。故要及时做好患者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了解患者生活所需及顾虑,予以解决。并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知识以解除患者恐惧心理,有意识地组织同类患者治疗较成功的病例进行交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调整合适体位
脊柱骨折后需保持脊柱的连续性、稳定性,防止由于体位变换而造成对脊髓和神经的不良影响,应禁止任意活动身体。移动时由2~3人用手同时将患者移至硬板床上,移位前后询问患者双下肢感觉有无区别并检查肌力有无变化。患者平卧于硬板床,垫海绵垫,使脊柱背伸,腰下垫一薄枕,既达到治疗的目的,又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使用便盆时亦可减轻疼痛。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即滚动翻身,应采用轴线翻身法,以胸腰背部为制动部位,护理人员的左右手分别置于同一侧的肩胛部和臀部,在确保脊柱不扭转的前提下,才可将患者翻向对侧。翻身操作时要2~3人协助,切忌患者自己滚动。对于长期卧床不宜仰卧者,翻身时不要扭转脊柱,翻身后背部要垫入支持物,使患者采取半卧位或侧位。既要限制脊柱的运动,又要积极防止四肢肌力的减退,为保持下肢肌力要多做下肢抬腿活动,以锻炼股四头肌。
饮食护理
骨折初期,由于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肿胀疼痛,体温偏高,此时应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待病情稳定后应适当增加滋补营养食物增强抵抗力,如瘦肉、鱼肉、鸡蛋、豆类、谷类等,多食补中温胃之品如大枣、牛奶、鸡蛋等,并保持情绪稳定。消化不良、肠炎、腹泻、便秘的患者应多食酸奶,有助于减轻腹泻和便秘。
功能锻炼
早期锻炼可促进血肿吸收,预防肌肉萎缩,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损伤后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化。在静卧硬板床的基础上,通过患者自身功能锻炼而达到复位和治疗的目的。具体做法是:让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在伤椎后垫一枕头,逐日增高,逐渐伸展。2d后如果疼痛减轻,可进行仰卧位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腰部(五点式锻炼);1周后改用头及两足锻炼(三点式锻炼);过1周后改用俯卧位背伸肌锻炼,方法是将上肢放在腰背部,背伸肌用力使头和下肢都能翘起离开床面,如燕子起飞,也叫飞燕式背伸肌锻炼,每天反复做几次,每次坚持5~10min。无论哪种类型损伤都应以主动锻炼为主,且坚持腰背肌锻炼1a以上。通过锻炼可使背伸肌发达有力,能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可免除或减轻慢性腰痛后遗症
58例脊柱骨折患者护理措施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