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gct考试语文地理知识.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GCT考试语文:自然地理
一、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
1)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所有天体都是物质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有各自的特点。除以上自然天体外,还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
2)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它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质量巨大、能自己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氦。
3)星云。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它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
4)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人们把天球分为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叫做星座。根据国际上规定,全天共分成88个星座。每个恒星都有它所属于的一个星座,星座中所包括的主要亮星,构成各自独特的图形。如大熊星座的七颗亮星构成勺子形(中国称其为北斗七星)。
(2)、天体系统
1)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表
二、太阳
1)太阳概况。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亿千米,即一个天文单位。太阳的半径约为700 000 千米,是地球半径的 109 倍多。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 万倍。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 万多倍。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8 倍。
2)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的周期:11 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当太阳上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短波无线电通信受阻甚至中断。
②产生“磁暴”现象。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可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产生极光。太阳活动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被地球磁场捕获,与两极地区上空的高层大气相撞而产生的发光现象。
4)太阳能量的来源。在太阳中心的高温(1 500 万度)、高压(×1016帕)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在此过程中太阳要消耗一部分质量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三、太阳系及其成员
1)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
2)太阳系的其他成员。
①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太阳系目前已知的九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②小行星:太阳系中沿椭圆轨道绕日运行的小天体。众多小行星运行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小行星带。
③卫星:绕行星公转的天体。水星和金星无卫星,土星的卫星最多。
④彗星:沿扁长轨道绕日运行、质量很小的云雾状天体。它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升华形成彗发,其气体和微小尘埃受太阳风排斥,在背向太阳的一方形成彗尾,彗星接近太阳时彗尾变长,远离太阳时彗尾变短。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为76 年。
⑤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

gct考试语文地理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53214894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