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他去了失乐园
4月30日,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因前列腺癌在东京都家中去世,享年80岁。渡边淳一是当今日本的文学大家,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代表作有《失乐园》、《无影灯》、《光与影》、《钝感力》、《遥远的落日》等,他也被称为“情爱文学大师”,因作品触及敏感题材,且文笔独特,让他声名卓著。
“能够拯救死亡的唯一可能就是爱”
渡边淳一一直以作家的身份广为人知,但在成为专职作家之前,渡边淳一其实还当过医生。1958年,25岁的渡边淳一从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母校骨科部任教,还在一家矿工医院执过手术刀。1963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就任骨学讲师。
两年后,渡边淳一加入了同仁杂志“库力玛”,并开始尝试发表作品。这一年,他因小说《死化妆》获得了新潮同仁杂志奖,这是一部描述脑部手术,并以第一人称展开的心理分析小说。而他走上专职作家的道路则源于另一件偶然的事情,上世纪60年代末,心脏移植手术刚刚在日本出现,当时对心脏提供者的死亡判定,是以脑死亡为准。但渡边淳一对此一直存有疑问,他提出被摘除心脏的患者并没有真正的脑死亡,结果得罪了医院里的权威。于是,35岁的渡边淳一选择离开,弃医从文。
10年的从医生涯也让渡边淳一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渡边淳一认为,医学是从肉体上对人进行探求的科学,理论上是想探求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但是,人是有一些理论上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只能把它转到情面或者精神上,用文学小说去描写或者解决这些问题。渡边淳一还讲过自己在医院中的往事,有一次有一个小护士来告状,说给一个八旬老人量体温时,对方抓住了自己的手,并盯着自己的敏感部位看。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喜欢动不动就使唤一个25岁的小伙子帮自己做理疗。渡边淳一觉得,80多岁的老人对异性还有这种好奇心,那是支撑着老人们活着的动力。对异性保持感觉,这样的人才有生命力。如果对异性失去兴趣,人很快就会衰老。
“这就是人,无论是给人治病还是写作,首先要做的是更深层地去理解人。”这或者也是渡边淳一理解的文学和从医之间的共通处。
在谈到自己弃医从文时,渡边淳一还说过这样的话,即使每天出诊,也只能治好眼前个别的病人。写小说就不同了。写小说能更广泛地带给人们思考,打动更多人的心。他曾认为,“在这么多死亡的悲剧当中,能够拯救死亡的唯一可能就是爱了”。尽管,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表示,爱情对于死亡来说,“并不完全是拯救,但是能够缓和死亡的痛苦”。
渡边淳一曾经看过一个对死亡非常恐惧的临死病人,他不停颤抖,但当他的爱人在他的身边,抓住他的手的时候,他就能够镇定下来,并似乎忘记了死亡的恐惧。这也成为渡边淳一创作的源泉之一,“我想我看到了这么多的死亡的恐怖,我就更愿意写关于爱情的东西,我不能确认爱是不是能战胜死亡,但是我非常愿意写这个主题”。
“并非为了诱惑读者才描写性爱”
1995年,渡边淳一的代表作《失乐园》在《日本经济新闻》上连载发表,小说描写了35岁的松原凛子和50多岁的久木祥一郎因婚外情不被认可而双双选择殉情的故事。《失乐园》集结成书出版后,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此后,日本还掀起了一股“失乐园”热。“失乐园”一词不仅成为1997年的日本流行语,而且还成为了日本对婚外情的代称。但其实,无论是在日本出版时,还是引进中国后,《失乐园》因书中描写了不伦的性
渡边淳一,他去了失乐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