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绘画小世界 内心大世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绘画小世界内心大世界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样充分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呢?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如能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儿对话,以鼓励的方式请幼儿解释自己的画,说出自己的想法,能有效地增强幼儿绘画的信心。因为轻松、愉悦的环境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自身的潜能,唤起幼儿多元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每个孩子对颜色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老师不能用现成的绘画色彩知识强行对孩子进行灌输。我觉得老师的责任是: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孩子对色彩的敏感度,给予孩子多角度、全方位的启发和提示。就真正体会到了宝宝们绘画中的绘画小世界,内心大世界。
1 要注意挖掘美术教学活动中的隐性目标,即非技能性目标
《纲要》中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以技能技巧的提高为准绳的,而新《纲要》淡化了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把幼儿的个性、创造力、表现力、审美情趣等非美术技能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使目标显得更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记得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和宝贝们一起画“妈妈的毛线球”,想让幼儿在手臂带动手腕画圆圈的过程中锻炼小手的灵活性,并为日后的绘画活动奠定基础。活动开始了,我先做了明确的示范和说明,紧接着,宝宝便开始聚精会神地画起来,不一会儿,画纸上就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
“毛线球”。这时,我发现涵涵的画纸上只画了很多小竖线,“毛线球”一个也没有。我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想看个究竟,不料他却连忙用双手将画纸捂住,还不停地用手指擦着已经画好的线条,头狠狠地低了下去。显然,他觉得自己“画得不好”。就在这时,坐在他旁边的小女孩抢着告诉我:“老师,老师,他什么也不会画,他画得乱七八糟”。涵涵听后,更加不好意思了,红着脸,一脸羞愧地看着我。幼儿的心是多么脆弱,当众出丑让涵涵变得很难堪!
我看着涵涵的表情,强烈地感受到他的窘迫和自卑。而我,既不能很虚假地去表扬“你画得不错”,也不能用简单的否定继续伤害他。于是我在他耳边轻轻地说:“涵涵,如果不会画毛线球,就先画长长的毛线吧,下一次我们再把长长的毛线绕起来……”听我这么一说,涵涵捂着画的手终于慢慢地挪开了,他看着自己的画,若有所思地说:“老师,我画的是剪断的毛线!”他对自己的画作了如此合理的解释!“你真的很有创意,其他小朋友都没有想到!”我趁机表扬了他,并告诉他:“不过,剪断的毛线妈妈就不能用它织毛衣了,我们来帮妈妈画长长的毛线,好吗”?涵涵想了想,点了点头,又重新画了起来。待活动结束时,我发现涵涵的画纸上多了许多毛线,而且比原来长了,有些已接近毛线球的形状了,虽然画得比较小。
显然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察觉出简单的一节美术活动我们要从知识技能、情绪情感、素质能力三方面去设计制定每节课的美术活动目标,从而达到不忽视非技能性目标的目的。我们首先从知识技能目标入手,要求幼儿掌握基本技能。其次,在情绪情感方面可以制定为在制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全方位地体现《纲要》精神,对下一步的活动过程设计更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2 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一些研究也表明,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工作时,人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在幼儿美术活

绘画小世界 内心大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fhrekp2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