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绵江八景.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绵江八景
绵江为瑞金市第一大河,遂有以“绵江八景”指称瑞金名胜精粹之事。
绵江八景名称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明嘉靖壬寅年始修《瑞金县志》:“古称‘绵江八景’:一曰绵江浸月,二曰笔架凌霄,三曰浮波烟艇,四曰铜钵云樵,五曰龙江拥翠,六曰陈石流清,七曰双清柳渡,八曰大障茶歌。”其中“古称”究竟发端于何时,则无可考。万历癸卯县志载录八景如上,但将“龙江拥翠”改作“龙山拥翠”。延至清代,八景就有较大变化。乾隆癸酉县志除将“铜钵云樵”改为“铜钵茶歌”,“大障茶歌”改为“大障云樵”外,且增添“深陇梅花”一景,是为九景,而仍称绵江八景。
绵江八景景观的说略如次:
绵江浸月:俗称“双江望月”、“双江竞月”。在城东南隅绵贡二水合流处。月明之夜,登高俯视,可见两月分呈二水中,互竞皓洁。诗云:冷然濯魄湛冰壶,疑是仙人坠宝珠。望去银河槎可接,看来玉兔影全濡。霓裳静浣千波滟,鲛室澄开一镜孤。不似关山吹笛夜,清光犹为劝醒酤。
浮波烟艇:别称“浮舸烟景”,在城南鹅婆渡到龙珠塔下一带的绵江河上。当年绵江水运颇发达,时有帆船、渔舟过往。船家升炊时,烟、云、日晖倒映水中,遂成此景。古人有诗曰:水天晖合浩无垠,漾漾浮光四望云。远近轻涵乘兴楫,苍茫环拥向津人。微风萧瑟吹芦获,薄雾朦胧罩茧纶。画意诗思抽不尽,几回忻赏莫辞频。
双清柳渡:在城东北双清桥地,原为古渡口。两岸密植垂柳,浓荫蔽日。古诗为证:柳色参差荫碧溪,枝枝交影拂长堤。两行翠幕云常护,一带仙源不棹迷。谱曲只应和玉笛,垂荫正好听黄鹂。桑条漫许渔郎折,阿绪风流重品题。
龙山拥翠:在城南南门岗,古时此地“蜿蜓绵亘,状若游龙”,岗上遍植树木,苍翠可人。古人留诗:听说龙山是巨观,蜿蜒屈曲入云端。无心变化形千古,有意敷容色一般。老树牵梦遮石壁,新枝摆叶媚烟峦。餐公莫道情相切,纵有黄金买亦难。
大障云樵:在城北五里之大障岭,遥想当年,这里“深林密菁”为“通邑樵薪之处”。可惜到清代便“一望童然”。古人作诗:石磴盘纡万木稠,微茫烟景足清幽。丁丁谷响流泉应,缈缈云飞曲径留。拾得柴芝千岁草,担来红叶一肩秋。逢人若问烂柯事,只有崖嵬在上头。
笔架凌霄:原在城南十五里之笔架峰(“三峰列峙,形如笔架”)。后人附会为城南南片山之龙峰、鹏图、凤鸣三座古塔,亦不无道理。古人咏如:千秋彩架孰甄陶,矗立文峰天际高。仰止几曾供搁笔,跻攀若许憩挥毫。拟将岚气为笺幅,倩得川流作碍涛。百尺

绵江八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1.64 MB
  • 时间2018-09-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