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8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理论基础
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
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
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
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易出单选题。
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名词解释)
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 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
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
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多选题)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目的性)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社会性)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记住:此处不能换成“学校教育
”。
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纵向的不同,即不同的历史时期)。
继承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相同的)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相对独立性: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
生产性:特殊性(物质加精神)——判断题
民族性: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教育(横向的不同,即同一时期,美国和中国的教育有何不同)
例题: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解释:题干实际表示的是西汉初期的这种文教政策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还是体现了历史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单选或多选)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主导)
广义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狭义的教育者——指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既是客体——教育对象,又是主体——学习的主体)判断题
教育媒介(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措施)起桥梁或沟通作用。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多选题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三个基本的要素之间构成了教育中三对最为基本的矛盾,其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判断或单选。
例题: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单选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教育的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首先是针对人的培养,即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基本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称为教育的派生功能(拓展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例如:奴化教育,消极影响和作用)
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预期相一致的功能,比如,正如老师所料……)和隐性功能(和预期不相一致的或是没有预料到的功能,比如:老师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不正确的) 最古老的观点。
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另外,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生物本能)——不正确的
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本能),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否定教育的社会性。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君。好
  • 文件大小747 KB
  • 时间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