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学生的社会化及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 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含义
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胚胎发育、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包括生理发展、人格发展、个体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发展以及认识的发展等四个方面。
心理发展,指人的心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
2.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方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两个加速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
4)个别差异性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1)乳儿期:出生至1岁。
2)婴儿期:1-3岁。
3)幼儿期:3-6、7岁。
4)童年期:6、7-11、12岁。
5)少年期:11、12-14、15岁。
6)青年期:14、15-25岁。
7)成年期:25-65岁。
8)老年期:65-
三、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派别
1、自然成熟论
代表人物:美国的A. Gesell等。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被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外部环境只是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但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成熟程序。
霍尔的复演说。
2 、环境-学习论
代表人物:美国的Watson 、Skinner等
主要观点:
(1)发展是行为的变化
(2)行为的变化是环境的力量塑造的
(3)行为的变化只有量的增加,但没有质的变化
Watson 、Skinner 、Bandura
3、社会文化历史论
代表人物:原苏联的Vygotsky 、Leontiev等。
Vygotsky :
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以语言为中介的心理过程,它们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所制约。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四、心理发展理论 对教育的启示
1、学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作用:(1)影响新学习的成功;(2)影响学习效率。
2 关键期和机能敏感期
在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个比较短暂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就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K. Lorenz的实验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