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
第一节我国公路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路面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路面结构组成,路面材料性能和规格要求以及路面施工、养护、维修和管理技术。
一、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静力平衡原理→板体理论→弹性层状体系理论
二、路面材料方面的发展
泥结碎(砾)石路面→石灰土和碎砾石灰土基层→水泥工业废渣基层→沥青路面→水泥路面
三、路面施工技术方面的发展
四、路面测试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一、路拱及路拱横坡度
1、路拱定义 2、横坡度定义
二、路面结构层次的划分
1、面层:具备较高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耐磨性和透水性
2、基层: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密度、耐久性和不透水性
3、垫层:加固土基、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
4、联结层:加强面层与基层的共同作用或减少基层的反射裂缝。
第三节路面的分级与分类
一、路面等级
1、高级路面
2、次高级路面
3、中级路面
4、低级路面
二、路面分类
1、柔性路面
2、刚性路面
3、半刚性路面
第二章行车荷载、自然因素及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节行车荷载对路面的影响
一、 车辆荷载对路面的影响
1、 车重及其作用力
2、轴数与轴距
3、轮数与轮距
二、 轮迹当量圆及其计算
1、轮印面积
2、单圆图式
3、双圆图式
三、 交通组成与横向分布系数
1、交通量
2、交通量增长率
3、混合交通量与换算交通量
4、车辆横向分布系数
第二节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
一、湿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
1、水源
2、湿度影响路面的内容: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
3、材料分类
二、气温变化对路面的影响
1、 气温变化直接影响路面强度或内部应力的变化
2、 水泥混泥土路面受温差影响会产生体积变化,产生温度应力与翘曲应力
3、 路面材料的强度随温度变化也会变化(温度过高,粘结力降低;温度过低,易脆裂)
三、水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冻胀与翻浆影响因素
1、土质、
2、水文
3、气候
4、行车
5养护
第三节路面材料的强度形原理和力学特性
一、稳定土路面强度构成原理
二、粒料类路面强度形成原理与构成原则
1、强度形成原理
2、密实级配原则与嵌挤锁结原则
3、力学特性
无机结合料的定义
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路面结构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