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血液保护
围术期用血量约占临床全部用血的2/3
手术室内输血占临床用血量50%以上
可提高治疗效果,节约血液资源
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及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输血风险
采集过程中产生
未知病原体
血液检测能力有限
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
血液安全从我做起 ---2000年“世界卫生日”主题
三大战备:
从低危献血者中采血
严格筛查血液
临床合理用血
临床合理用血原则
“不可替代时选择”原则
满足生理需要原则
风险规避原则
围术期血液保护的措施
自体输血保护
麻醉控制性降压
充分的手术止血
药物保护措施
1、红细胞生成素、铁剂
2、止血药,抗纤溶药
3、乌司他丁
自体输血方式
贮存式自体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
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2、急性高容量备注稀释
3、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
回收式自体输血
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
定义: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采集患者全血或/和血液成分并作相应保存,在其治疗时再回输保存的血液
分类:
1、全血PABD
2、血液成分PABD
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
适应证
1、全身状况良好,预计手术中出血量> 600ml以上,有自体输血要求者
2、采血前Hb>110g/L,Hct>
3、稀有血型
4、宗教信仰不接受同种输血者
5、已对同种输血产生免疫抗体者,既往有严重输血反应者
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
禁忌证
1、有细菌感染或正在使用抗生素
2、不能耐受放血的严重心脏疾病者
3、癫痫频繁发作者
4、有遗传缺陷造成红细胞膜或蛋白、酶异常,不能贮存血液。
5、有献血后发生昏厥者
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与缺点
病人接受程度较低
比较费时费力,成本也较高
血液废弃率较高(50%左右)
多次采血与贮存,增加输血风险
舟山医院麻醉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