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概况
一、编制依据
1) 萧县西出口市政道路工程总承包(EPC)招标文件、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
2)工程施工合同;
3) 现场踏勘所获取的有关资料;
4) 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设备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 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交通、管线等资料;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9)《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97-87;
1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092-96;
1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1-2008;
1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13)《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J08-202-92);
14)《市政桥梁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CJJ2-90);
1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CJJ18-90);
1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17)《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20)《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汇编》()
2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
2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4) 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其他施工、验收、质量及安全技术规范;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内容
本工程包含道路(路基、路面)、排水(包括雨污水管道)、桥梁、电力管道、绿化、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技术设施、路灯等施工内容。。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作为萧县往西出城的重要交通干道,对于加快萧县发展的步伐,满足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改变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起点接S301绕城段与G311交口处,终点至淮海西路交叉口,所以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萧县县城连接凤山新区及经济开发区的主干道。现有道路周边乡镇日趋城镇化,横向干扰严重,路段交通量大,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加快萧县城区周围发展的步伐,满足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改变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起点衔接S301萧县绕城段与G311交叉口,起点设计桩号:K0+000,路线由西向东经创新路、至岱湖路后,再向南经岱河路(规划路)、X014,终于淮海西路,终点设计桩号K4+, 公里,本次实施路段为K0+140~K4+,,K0+140~K3+400 段为新建路段,K3+400~K4+。
三、工程总体设计
本工程项目起点衔接S301萧县绕城段与G311交叉口,终于淮海西路,,,道路等级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沥青砼路面,设计时速60KM/h。起点至岱湖路段标准横断面路幅宽度54米,岱湖路至K3+400段标准横断面路幅宽度50米,K3+400至终点段为路面改造工程。全线桥梁两座,新岱河桥和岱河桥,桥梁宽54米。
(一)道路工程
A、道路工程设计标准
本工程按城市主干道设计,设计行车速度直线段为60Km/h。机动车道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
B、道路横断面设计
1、本工程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为:4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2m(绿化带)+16m(机动车道)+16m(机动车道)+2m(绿化带)+5m(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54m。
2、路面设计标高为道路设计中心线处标高,横断面路面排水坡,从道路设计中心线向两侧放坡至机动车道侧石边缘,%,人行道向道路内侧放坡,%。
C、路面结构设计
1、机动车道采用沥青路面,结构为:由上而下为4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砼AC-13(C)+8cmAC-25C粗粒式改性沥青砼+36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40cm厚8%石灰改善土路床上部处理+40cm厚6%石灰改善土路床下部处理+路堤素土回填+清表厚4%石灰改善土回填。
2、人行道采用6cm预制砼人行道砖,路面结构由上而下布置为:6cm预制砼人
萧县西出口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