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学好 武氏太极拳.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学好武氏太极拳
(接上期)
五、武氏家传太极拳三种套路、懒扎衣桩的关系
武氏李传太极拳有三种徒手拳架套路,既为一路中捋架;二路炮捶;三路小架;分别始创于(咸丰丁巳年1857年),(咸丰戌午年1859年),(同治壬戌年1862年)皆为永年武禹襄与其二甥李亦?李启轩共同研创,桩功更源于以前。之后便又有刀,枪,剑,杆,推手等十多种套路之传承到当今,各有其功能所应用。现将武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恩师所传三种徒手套路功法与懒扎衣桩功的关系解析如下:
一路中捋架为中庸捋顺之拳架其特点:中正安舒,短小紧凑,平缓稳固,虚实分明,气势饱满,是含而不露文人雅致之拳架。
此套路是为以后练习其它套路二路,三路奠定扎实的基础而备用的。通过练习此套路一两年后将身体练就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之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之内三合。武氏家传太极拳虽重意不重形,重气势不重样式,重劲法不重招法。但是在初级阶段必须要严格遵从身法要领去练,每一招每一式就像写正楷书法一样,一笔一划从起笔,到落笔,到运笔,到收笔,全身心精气神贯注于笔峰有入木三分之意。走拳架一步一个脚印,起步轻灵,落步稳重,前辈拳言:“脚抓地如树生根有入地三尺之意,练完功后有朵朵梅花在脚下,脚下分阴阳,太极在脚下之说”。虚实开合,清晰分明。
每一式都应具备身法八要:即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随时体会自身各个关节肌肉的角度方向是否顺从,(腿关节,臂关节约135度左右为最佳角度)肌肉筋骨是否贯穿,身法上下是否相随。
浅析如下:
(1)头之为首下巴回收,下颚压住猴头廉泉穴,眼神聚焦平视前方是颈椎?直的要点即为提顶。
(2)注重腰部命门后撑是身体上下衔接的关键所在同是脊椎?直的要点小腹上翻即为吊裆。
(3)双肩尖微向前内扣膻中穴微内凹即为含胸。
(4)体内五脏六腑顺垂气自然下沉丹田,背后身柱穴,脊中穴有自然后凸之意即为拔背。
(5)双肘尖关节下坠即为沉肘。
(6)沉肘也是拉开双肩关节的要点肩?穴塌陷有一小坑即为松肩。
(7)两膝盖微内扣足五里穴内凹即为裹裆。
(8)左右两肘尖保护肋部的章门穴,日月穴即为护肫。这些要领都是上下相对应的。练拳架时要求做到这些要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这些必须要通过一招一式的拳架(如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等)动作的变化,千遍万遍的演练逐步才能做到的,悉心体会一点一滴自然会慢慢逐步上身的。故而有武禹襄祖师拳论曰:“先由心知,后有身知,身知胜于心知……”
通过站桩(如无极桩,懒扎衣桩,金鸡独立桩等)调心,调意,调气,调角度,调身形,调意志。每天在一定的时间站桩后再开始练套路更容易掌握其要领。重要是站桩的肢体外形决定整体内在的因素。除身法八要之外手脚的远近距离和角度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若有一公分的误差体内就出不来最佳效果,拳论曰:所谓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在此特别谈谈武氏太极拳的祖式“懒扎衣桩”视之为“拳宗”的要点。即左右腿虚实分明,步法为丁八步或不丁不八步,前后两脚的延线角度为45度至60度,后腿为实腿,大腿与小腿的弯曲度为135度左右并膝盖微内扣。前腿迈出步后似直非直,似曲非曲为虚腿,脚尖翘起脚跟先着地。迈出步的远近距离跟据自已身材长短而定。上身尾闾中正

如何学好 武氏太极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nnwldv33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