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技术探讨
9/9/2018
1
目录
第一章雷电概述
第二章接地概述
第三章外部保护
第四章进户保护
第五章内部保护
第六章防雷接地检测
9/9/2018
2
第一章雷电概述
第一节雷电的形成和危害
第二节雷电的种类
第三节防雷保护
9/9/2018
3
第一节雷电的形成和危害
电离层的形成和作用
大气分子和原子在太阳紫外线、X射线、高能离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
产生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形成电离层。
电离层的作用:阻挡太阳和宇宙空间各种有杀害生命作用的射线进入
地面,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雷电的形成
高空云层在运行摩擦、电离、磁场等作用下带电(正电荷或负电荷),
变成雷云。极性相反的雷云之间的放电产生闪电和雷声。
由于静电感应,雷云使得地面物体带有异性电荷,造成雷云对地放电
发生雷击现象并产生雷电流。
因雷云的带电有正、负之分,因此,雷击时的闪电有正闪电和负闪电,
雷电流也有正负极性。
9/9/2018
4
雷电的益处
使电离层在宏观上永远保持中性
对臭氧层进行不断补充
向地球上提供大量的氮水化合物肥料
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
雷电造成的灾害
地球上每秒中:
阵雨约1800次
闪电约 600次(其中约100次对地放电,雷击)
地球上每年:
雷击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000人以上
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亿美圆以上
防雷的目的是尽可能降低雷电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9/9/2018
5
雷电的功率
雷电产生的功率由于瞬间电流之强大,达到10亿千瓦以上。山峡水电站
的总的装机容量也只有1820万千瓦。所以说雷电瞬间产生的功率远远
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发电厂能够发出的功率。
雷电的能量
雷电产生的功率可以将10吨重的物体瞬间匀速提升到10公里的高度,但
,其峰值时间只有纳秒级,所以
一次闪电产生的总能量也只有几百度电。
所以,雷电能量的可利用价值不大。另外由于雷电能量的稳定状态太差,
目前世界上对雷电能量收集的研究工作已经不再进行。
9/9/2018
6
第二节雷电的种类
直接雷
雷云对地面上物体进行放电中和时称为直接雷。
间接雷(感应雷)
间接雷有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
当金属导体处于雷云和大地间所形成的电场中时,导体上就会感应出与
雷云异性的大量电荷。雷云放电后,云以及大地间的电场瞬间消失,
而导体上积累的电荷来不及立即流散,因此残余的电荷会产生对地很
高的静电感应过电压并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灾。
9/9/2018
7
由于雷击时能产生幅度和陡度都很大的雷电流,在它的周围空间里就会
形成强大的瞬间突变磁场。处在这一电磁场中的所有导体会感应出非
常高的电势。
若导体恰巧形成间隙不大的闭合环路,那么在间隙处将产生火花放电现
象。电磁感应现象还可以使闭合环路的金属物体产生感应电流,若回
路中的导体接触不良还会发生局部发热的现象。
球形雷
球形雷一般是直径10〜20厘米的火球,呈红色、黄色或橙色。从产生到
消失约4〜120秒钟或更长,期间亮度和大小几乎不变。
球形雷有时爆炸,有时无声而逝,有时在地面上缓慢移动,有时跳跃行
走,有时在地面上不高处悬浮……。
球形雷的形成原因、构成物质至今仍然是个谜,如何防范也没有可行和
有效的办法。
9/9/2018
8
第三节防雷保护
三道防线
三级保护
、精密的设备及UPS输入端对地加避雷器
9/9/2018
9
第二章接地概述
第一节“地”和“接地”的概念
第二节电气工作接地
第三节设备保护接地
第四节其他接地
第五节联合接地
第六节几个术语的定义
9/9/2018
10
防雷、接地技术讲座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