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脑损害1,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它是新生儿窒息后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脑瘫的重要原因。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有7%~10%发病率,其中约有1/3的窒息儿死亡,30万左右的窒息儿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缺氧窒息是导致hie的主要病因。hie的诊断主要根据产科病史和生后出现的神经症状,1992年我国韩玉昆教授首次将hie内容写进我国医学教科书。可根据病性选用脑电图、头颅ct,磁共振及b超等辅助检查目的进一步明确hie的病变部位和范围。确定有无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临床上诊断hie首先要肯定有无颅内器质性病变,再询问有无宫内窒息和出生窒息史,最后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病变后方可诊断hie。现将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分度,几个方面阐述如下。
诊断依据
hie的诊断标准各国不一致,现在国外对hie的诊断标准,较国内的标准严格,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妇产科学会联合制定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4点2:①脐动脉血气显示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ph值<);②apgar评分0~3分钟,持续5分钟以上;③出生后短期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惊厥,肌张力低下,昏迷等;④出生后短期出现多脏器损伤的表现(心血管、胃肠道、肺、血液或肾脏)。该标准特异性强,但容易漏诊。
现在国内诊断hie依照中华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足月儿hie诊断标准如下3
临床表现:同时具备以下4条者可确诊,第4条暂不能确诊者可以作为拟诊病例。①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的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间<100次/分,持续5分钟以上(或)羊水ⅲ度访深),或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②出生时有严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分钟≤3分,并延续至5分钟时仍≤5分,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③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④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临床表现及分度:hie的神经症状在出后变化,症状可逐渐加重,一般于72小时达高峰,随后逐渐好转,严重者病情可恶化。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临床上分为轻、中、重三度,见表14。
辅助检查:可协助临床了解,hiv时,肺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及明确hie的神经病理类型。除神经系统异常外,重度hie常伴有多系统的功能异常,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判断病情分预后。⑴脑电图有助于脑损害程度及预后判定,常表现为低电压、等电位,暴发性抑制,弥漫性慢波等背景波异常;可出现痫病样放电。背景活动正常大部分预后良好。生后1周内检查,表现为脑电活动延迟,异常放电,背景活动异常。⑵b超可在hie早期了解脑水肿,脑室内出血,基底核、丘脑损伤和脑动脉梗死等,具有操作方便,能在床边检查,也可以反复操作,并动态跟踪观察等优点,尤其对早期发现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较ct和mri更敏感。
⑶ct检查:可排除先天性畸形及颅内出血,ct在生后3天检查常以脑水肿表现为主,如检查脑实质缺氧缺血性损伤及脑室内出血应在生后4~10天检查为宣。根据ct检查脑白质低密度分布范围可分为轻、中、重三度,ct分度并不与临床分度完全一致,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