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书
中文题目:《喜福会》折射的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英文题目:“The Joy Luck Club” Reflects the Sino—US Culture Clash and Fusion
学生姓名:杨跃
学号:0803111130
班级:外国语学院08级本一班
指导教师:宋志宇职称:讲师
2010年11月
晋中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喜福会》折射的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学生姓名
杨跃
专业
英语
指导教师
宋志宇
选题目的和意义: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是美籍华裔文坛上的一颗新星。1989年,她发表处女作《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此书一问世便成为热卖世界的畅销书,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华裔文学热,为华裔作品进入美国主流文学做出贡献。此书不仅向美国人展示了来自神秘东方的传统的中国文化,而且其用四对母女之间的感情冲突淋漓尽致地演绎出了中美文化的巨大冲突。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对《喜福会》这一华裔文学小说做过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数的研究都仅仅侧重于母女关系和单纯的文化冲突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作者对《喜福会》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做出深刻而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家庭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东西方人受各自传统文化熏陶等。其次的一点是,本课题并没有单单来揭露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这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东西方的文化渐渐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又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一面展现出来,体现了现实意义和强大的社会价值。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及发展趋势:
从20 世纪起, 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一批知识界、文学界的华裔精英人物不仅跻身于美国的“主流文化”圈, 而且以他们的才智和作品使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群体及他们身后的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逐步凸现出来。因此, 今天, 中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己越来越成为中美文学界、批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 ) 便是近些年来美国华裔作家对中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的一个范本。美国人类学家、空间关系学的创始人爱德华·霍尔认为,“虽然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千差万别,但大多数文化还是具有明显的倾向性的”,因此他把文化大致分为“高背景文化与低背景文化”,朱漱真(2008年)出版的“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文化的解读”就是利用霍尔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的。(1998),在“A parison”一文中对此片文章做了建设性的比较。
小说从东方∕西方、自我∕他者两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东西方文化从二元对立到二元消解的文化发展景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可以意识到中国本身也包含了部分美国文化,而美国文化也包含了部分中国文化。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由冲突碰撞到融合的发展前景。
主要研究内容: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定义、产生的背景、特征的对比
四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五结语
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⑴通过《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第五册获取了本课题并观看了相关的影视资料;
⑵在图书管搜集并查阅
《喜福会》折射的中美文化的冲突及融合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