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来信阅读答案
母亲的来信
[苏联]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看就知道。母亲每周来一封信,开头千篇一律:“我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我日子过得挺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好儿子,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好好保重。盼你的回信,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边读边轻蔑地蹙眉,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把白菜全啃坏了;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走进宿舍。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衣,打听谁跟谁有约会等。文卡等同房间的人走光后,锁上房门,坐到桌前,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前,他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那位老乡问了他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责备道:“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冬天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要劈,要锯……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在白纸上方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在左边写上“支出”,右边写上“数目”。他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写上: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很不像话,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时,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有删节)
(1)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4分)
(1)变化:初来城里,焦急等待,珍视来信;半年之后,不屑冷漠,蔑视来信。(2分)
原因:
①表层原因:母亲来信频繁,内容千篇一律、琐碎无趣;②深层原因:文卡内心缺乏对母亲的理解、关心,不懂得珍惜母亲对自己深挚的爱。受城市风气影响,注重自己的享受
母亲的来信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