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盗墓也得有靠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盗墓也得有靠山
几年前,大陆流行的小说《盗墓笔记》让盗墓这个一直上不了台面的行当,在大江南北着实火了一把。墓地中致命的机关、可怖的“粽子”,还有价值连城的宝物,让无数年轻人感到了热血沸腾。但是大多数人却对盗墓有着很深的误会,像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由几个人或几路人私下组成的盗墓团伙为获钱财而偷偷进行的不法盗墓行为,其实只展示了盗墓活动的冰山一角。
皇帝背后当靠山
在长篇单口相声《宰相刘罗锅》中,有这样一个段子:一日,刘墉与和?打赌,说自己敢在金銮殿上参皇上一本,和?和众大臣都深表怀疑。上了大殿,刘墉以请教《大清律》为借口,询问乾隆皇帝“偷坟掘墓”该当何罪,乾隆不明所以,刚欲回答,刘墉却淡定地对皇帝说,您就曾犯下“偷坟掘墓”之罪。
乾隆不干了,他身为一朝之君,哪能承认自己干过偷坟掘墓的勾当?于是他让刘墉必须说出个所以然,不然就要掉脑袋。刘墉倒是不慌不忙地给出了解释,原来,乾隆在巡视明十三陵时,看中了永陵楠木殿的木架材料金丝楠木,想要用这些昂贵又稀有的金丝楠木来建造自己的陵寝。为此,皇帝假借修葺明十三陵之名,暗中偷走了这些楠木,不但没受人诟病,还落得个修缮明陵的美名。被刘墉这么一说,乾隆不好意思了,估计也辩不过刘墉,最后只好“发配”自己到江南走了一遭,就当是受了刑罚,刘墉也因此赢了赌注。
这个段子虽然是编出来的,但历史上皇帝准许或默许的“官盗”事件却是自来有之,皇帝们的“案底”厚着呢!真正的大盗墓者没有靠山是万万不行的。下面我们要说的这位明朝嚣张无比的盗墓贼陈奉,背后就有着万历皇上当靠山。
万历皇帝年轻时也曾励精图治,但后来醉生梦死,过上了“怠于临朝,勇于敛财”的生活。在这一时期,万历在“酒、色、财、气”各方面无度挥霍,加上军费开支,使得国库入不敷出。
为了更好地享受,万历专门令人帮自己敛财,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向各地派遣矿监税使,陈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陈奉受命到荆州收税,他一路搜刮,肆无忌惮,招致民怨,敛财大计也受到了阻碍。在他发愁的时候,武昌境内发生了一起盗墓案,墓主人是唐朝宰相李林甫的发妻杨氏,盗墓者从墓中挖出黄金逾万两!这个消息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陈奉照亮了一条发财之路,他将此事回禀万历,这万两黄金也进了万历的口袋里。从此,陈奉开始了自己的盗墓大业,他带着手下,将州境之内的坟墓,不论大小,统统挖了一遍,当时诸多大臣向皇帝进言,希望神宗下令禁止陈奉的盗墓行为,但神宗拿了钱哪还管这些,那些奏折就如石沉大海,再无回信。
陈奉原本见这么多大臣参自己,心中还有点不安,但皇帝的态度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他有恃无恐,在盗墓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打起了万历皇帝祖坟――显陵的主意。挖皇帝祖坟显然是要掉脑袋的,为此,陈奉来了一招曲线救国,他明面上让手下在显陵附近的枣阳矿山“开矿”,实则偷行盗墓之事。
陈奉离开时,上贡的宝物难以计数,这大大地取悦了皇帝,以至于弹劾陈奉的官员要么被无视,要么干脆被投入狱,其他人见弹劾陈奉不但没用,还会惹皇帝不高兴,渐渐也就不再提起了。而陈奉也因为有皇帝做靠山,即使盗墓盗到了皇帝的祖坟上,也没有受到什么处罚,可见背靠大树好乘凉即使在盗墓业也一样通行。
军阀高调来盗宝
在国家统一时期,最高统治者皇帝会支持手下盗墓,在国家四分五裂、政权林立的时候,拥有一方势力的大军阀们则成了

盗墓也得有靠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