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
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古典经济学、文化人类学、行为心理学。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和概念的借用
古典经济学认为交换是一切历史上的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互通有无、物之交换、互相交易,每个人都期望在交换中得到报酬,这是人类的一种开发倾向,是人类的本质。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是理性自利的,人在行动时,总是精心计算,对市场信息进行估算,对行动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尽量选择付出较小成本就可以获得收益的行动方案。
社会交换理论中吸收了成本、报酬和利润等概念,他们认为经济学理论分析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同时也适合于社会领域。
二、社会人类学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
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列维—斯特劳斯等原始社会的交换行为进行大量的研究。这些人类学家将交换看成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要素。
1、弗雷泽使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姑表联姻模式。
2、马林诺夫斯基对西太平洋群岛的“库拉圈”交换制度,这种交换不是经济动机导致的,而是建立一种友谊和维护友谊的方式。他区分了物质交换和非物质交换,对现代交换理论摆脱功利主义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3、列维—斯特劳斯重申了交换社会关系,同时指出社会交换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模式,还明确了对等交换的原则。
三、社会心理的思想来源
社会交换理论还受到心理学家的思想的影响,尤其受到,斯金纳思想的影响。他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发现,一切行为都可以使用“刺激—反应”的公式表示。
包括动物和人类都遵循以下原则:
1、在任何特定的场合,有机体走将发出那些能够得到较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2、有机体将重复那已经证明能得到报酬的行为。
3、若目前的刺激与过去要得到奖励的刺激一样,有机体将会重复过去的行为。
4、若目前的行为情景与过去受到奖励的行为情景相似,有机体将重复过去的行为。
三、社会心理的思想来源
5、只要行为能够得到奖励,该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6、当以前曾经被奖励的行为在同样或类似的情景中突然被中断奖励时,有机体会表现出某种情绪。
7、有机体从某一特定行为中得到的奖励越多,该行为的奖励的价值就越小,有机体愿意采取替代行为寻求其他奖励。
总之,社会交换理论提出的很多命题和观点逐渐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等接受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代表人物是霍曼斯(个人角度)、布劳(社会结构过程的交换)和爱默森(应用网络关系技术建立社会交换网络分析)。
第二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的交换理论
一、对功能主义的批判
1、指出了功能主义的理论性不强的问题
霍曼斯认为发现和解释共同构成了理论的基本功能。而功能主义仅仅注意到了发现,没有建立解释体系。例如功能主义对社会规范的研究——角色和角色丛的制度的研究,但是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遵守这些社会规范。
2、认为功能主义缺乏对人的研究
他认为功能主义集中对各种社会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并描述它们的的功能;忽视对人的研究。个人被简单化为占据一定的社会地位,并履行这种地位赋予的社会角色。
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的基本概念
霍曼斯强调心理学对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性。他认为对社会行为的解释可以归结为心理学的解释;人是理性的(获得奖励和躲避惩罚);这种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构成了交换的基本原则。他借用了经济学概念对其进行了规定。
行动:是行动者个体行为,旨在追求报酬,避免惩罚。
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互相作用,只有通过它,人们才能把自己的行为变成追求报酬、避免惩罚的行动。
情感:是指群体中,个人之间所具有的内部兴趣,如爱好、反感、赞同、反应等,情感也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社会资源。
刺激:是指环境中的暗示,是能够引起个体作出行动上的反应。
报酬:或是奖励,是指能够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对象,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非物质的。
成本:有两种含义。一是实际的成本,是指在进行活动时蒙受的痛苦;二是机会成本,指为了获得某种报酬而失去的其他可能的报酬。
投资: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全部资源,包括社会地位、知识、专长、资力、性别、种族等。
在这些概念中,报酬是核心的,人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酬(外在、内在的)。报酬与投资是正比的,二者存在一定的区别。
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的基本原理
1、成功命题
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行动来说,一个人的某种行动得到报酬越经常,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这种行动。
2、刺激命题
如果在过去一种特殊刺激或一组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报酬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与过去相同,人就越可能产生这种行为,或是一些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去执行这个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
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得到一种特殊的报酬,那么该报酬的追加对于个人来讲,就越来越没有价值。
现代社会学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