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企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二等奖)
南海区联创汽车职业学校赵悦良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管理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和保障前提,这对于日益融合于全球经济的中国企业也同样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我国目前企业管理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入手,指出现阶段中职学校企业管理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改进中职企业管理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状问题措施和方法
一、中国目前企业管理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时代。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在把人类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实力、生活质量、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无不系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比别人跑得快、要成为行业的领航者,就一定在三个层面上优于别人:观念、制度、执行能力。中层干部作为企业的脊柱,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成败。因此:提升中层干部执行能力,建立高效率的团队是企业基业常青、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是的,全世界都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全新的时期,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已经来临,市场竞争对象变的多而且复杂。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表现在以投资需求拉动为主的粗放型扩张,而非生产率提高的资源优化,特别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准还比较原始和粗放,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现代企业管理必须着眼于未来,有效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人才将会成为未来管理竞争的制胜点。如在佛山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商饮、服务业及其他流通领域发展迅猛,带动了营促销及业务类人才的需求,使管理类人才仍是市场需求专业的排头兵,需求总量达到2069人,占人才需求总量的25%以上,而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总量大幅增长。
对于企业管理“热”在我国的企业中将持续升温的趋势,企业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事实告诉我们在现阶段的中职企业管理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企业管理管理教学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体系,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而面对这些问题与不足我们又该怎样去改善,怎样去获得新的教学方法寻找应对的策略,这对教师的教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都将是一个挑战,是一个不断思索的过程,必须把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给予解决。
二、现阶段中职企业管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企业管理专业的自身特点
企业管理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政府和企业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企业管理教育的热潮。在热潮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企业管理虽然在教学中有了专业,但是企业管理学科边界模糊,专业核心尚未形成,很多学校的企业管理课程都在原有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学科专业上发展起来的特征,形成了企业管理教育百花齐放、缺少企业管理专业自身特点的局面。企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基层管理者必备的大专理论知识水平,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能力的基层管理人才:如会计员、出纳员、统计员、产品促销或推广人员、市场调研员、人力资源管理干事、物流(或仓库)管理员、车间班组长或车间主任、质量管理员等。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广为企业界所推崇的名言:“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这句话不仅说明松下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同时还向人们揭示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真理:任何企业要想有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的产出,就必需坚持以育人为先。教师是生命线,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具有的教师是在企业管理领域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我国企业管理教育起步较晚,学校从事企业管理教育的多是从管理、经济、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而来,企业管理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
,同时也缺乏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像李京文、徐寿波、吴润涛、王之泰、何明珂、王宗喜等中国第一代企业管理专家、优秀学科带头人,我们缺乏得太多,需要培养得太多。
(三)缺乏高水平的精品教材
一本好的教科书应当使人读起来趣味盎然,教科书绝不应当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它的题材是令人鼓舞的话,那么它就应该体现这一点。它应当包括许多实例和图表等,以使概念变得生动;它应当选取管理领域中振奋人心的事件,并将这种激动的情绪传递给读者。另外,它的内容选取也应当强调贴切,在作者把某些内容写进教科书之前,这些内容应当经过“有这个必要吗?”的检验。内容应当是适时的、立足国内外前沿,我们生活在动态的时代,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像管理这样的动态领域的教科书
中职企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赵悦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