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武汉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武汉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摘要城中村的改造涉及到政府、城中村居民、开发商以及外来人口等的利益,本文通过对武汉江堤街、姚家岭村的改造模式进行研究讨论,希望能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其他地方城中村的改造提供更加适合的改造方法。
关键词城中村政府主导式半市场化改造模式改造效益
作者简介:何叶,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7-209-02
城中村是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地域现象。它的存在,在城市内部形成独特的城乡二元化格局,在经济、社会、环境、景观、文化等方面导致一系列问题,给城市面貌、建设管理、土地的集约利用、城市的精神文明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改造城中村,努力避免城乡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一、江堤街的城中村改造
(一)改造背景
江堤街以前是农村,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用地的急剧扩张,江堤街被纳入了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内。农民建房子都是没有详细规划的,村民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想建就建,布局比较零散,房屋用地的多,楼层低,质量差,抗风险能力很弱,无绿化,无相关配套措施等。其实借用陈主任的话说就是
“脏、乱、差”,与城市的发展格格不入。为了提高其建设标准和安全系数,并且进行相关的道路和绿化配套,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于是,在2005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快城中村改造”的重大决策。江堤街党工委、办事处以此为契机,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决策,提出了“拆出一片新天地,建设一个新家园,再造一个新江堤”的发展思路,并全力推进实施。
(二)改造模式
江堤街采取的是“村集体和开发商相结合”的半市场化改造模式,而且,其改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只是从物质上进行改造,更重视对村民从精神层面上进行改造,这也是江堤街之所以成为全国城中村改造典范的原因之一。
,主要是以项目开发实施改造。城中村村民通过民主协商、集体讨论的形式决定有关本村改造的所有方案,并通过自筹资金、自行补偿、自我安置的原则完成自我改造任务。还通过市场机制引入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借助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和建设经验,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合作完成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先是确定改造的村子,然后进行拆迁,拆迁完之后进行土地挂牌,吸引开发商进来摘牌,于是由村委会出面和开发商进行相关的洽谈合作,最后由开发商进行具体操作。其原理是开发商用一部分土地开发商品房,用商品房的利润来修建农民的还建房。在整个过程中,政府只起协调、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在用地方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各种用地的比例,其用地类型主要有
“产业用地、还建用地、开发商商品房用地、国家储备用地”。
其优点是:第一、坚持了村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即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本村改造任务的承担者,负责城中村改造方案、拆迁补偿方案与安置方案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是村民自治制度践行的结果;第二、在地方政府改造政策的指引下,城中村利用市场选择合作对象,跨越了改造资金不足的障碍;第三、合作开发城中村土地的期待利益调动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积极性;第四、双方的经济利益通过合作协议得到了法律保护。第五、确认并尊重村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

武汉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