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知识点整理
1839年6月,林则徐将走私的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1841年1月,香港岛被占。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不得不分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1859年,天王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洪仁玕撰写了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主张学天国起义失败。
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都是洋务派,他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处理与列强和西学有关的事物。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
练成了广东、北洋、南洋和福建四支海军。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了电报总局。
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
曾国藩与李鸿章采纳容闳的意见,于1872年到1875年。
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严复翻译《天演论》。
鸦片战阵以后,列强在上海、广州、天津、汉口等地通商口岸开辟租界,他们在租借中把它们变成了“国中之国”,严重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租界成了中国人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
黄海海战,北洋海军覆灭。
1895年,《马关条约》。
1898年6月,光绪帝接受维新派的建议,下“明定国是”诏,开始百日维新。
1898年9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变乱祖法‘为由,发动了政变。
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下,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直隶地区兴起。
1900年6月,英、美、法、德、日、意、奥匈、俄八个国家组成联军攻打中国。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北京东交民巷辟为外国使馆区,有外国军队驻防;拆除从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的炮台;从山海光到大沽的12个战略要地有外等的条约。
1894年冬,孙中山创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决定成立全国性的革命政党。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推孙中山为总理,采纳他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均地权”十六字为政治纲领。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史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2月,清帝退位,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至此寿终正寝。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摄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1915年,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企图消灭中国的“二十一条”。
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北洋集团分崩离析,袁世凯不得不下令取消帝制。
《申报》是1872年由英国人出资在上海创办的一份中文商业日报。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1905年,清政府又废除科举考试。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新文化把矛头直接指向维护专制制度的纲常礼教。列宁领导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逐渐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不顾中
七上历史知识点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