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
摘要:与企业相比,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相对滞后,亟待我们寻找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之策。从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出发,扼要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1 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认识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从该描述可知,第一,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活动。所谓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因为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一个职能部门,故其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的独立。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保持客观的精神状态,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自主判断、分析问题。第二,内部审计是一种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保证服务是内部审计中的一项传统职责,是为了提供对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独立评估而进行的客观审查包括财务、经营绩效、合规性、系统安全、责任履行等。咨询服务是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自身对本组织情况较为熟悉的独特优势,建立与客户服务有关的作业,包括顾问服务、程序设计及培训等。第三,内部审计目标应该与所在单位的目标高度一致,其职能定位应该服务于单位的目标。
内部审计相对于外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具有如下特点:在审计性质上,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在审计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安排和程序进行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在工作范围上,内部审计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在审计方法上,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多样的,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部审计的一些程序;在服务对象上,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在本单位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一般只向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在审计权限上,内部审计有审查处理权,但其内向服务性决定了其强制性和独立性较国家审计弱,其审查结论也没有社会审计的社会权威性高。
2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认为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业务简单,不需要成本核算,每年都有各相关上级部门来单位审计,没必要进行内部审计。有的对内部审计怀有畏惧心理,持怀疑态度,对内部审计有抵触情绪,甚至不配合。正因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而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2)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是内设机构,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的工作,因此,内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利益限制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难免会被削弱。从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组织形式可反映出其独立性的弱化:有的单位将审计机构设在财会部门中;有的把审计机构和纪检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有的单位领导既领导财务又领导审计;有的单位审计人员由分管账目的会计兼任。因此,单位的内部审计很难对审计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单一,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纠正违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