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心肌炎患儿11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心肌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痊愈22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7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小儿;干扰素
小儿心肌炎是临床儿科的常见心脏疾病,可以由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等多种感染造成。其中病毒感染造成的小儿心肌炎最常见,主要包括:柯萨奇病毒、水痘病毒、埃可病毒等。小儿由于免疫系统功能未发育好,自身的抵抗力比较低,因此当发生心肌炎时,较成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1]。传统的治疗方法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临床上一直在探讨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使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患儿5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1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心肌炎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其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1~14岁,平均(±)岁;病程:6~28 d,平均(±)d;心电图检查:伴有窦性心动过速患儿为34例,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患儿为7例,伴有室性早搏患儿为14例,伴有房性早搏患儿为21例,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为10例。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1~14岁,平均(±)岁;病程:7~28 d,平均(±)d;心电图检查:伴有窦性心动过速患儿为35例,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患儿为8例,伴有室性早搏患儿为13例,伴有房性早搏患儿为20例,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为9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心电图检查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排除:所有患儿均符合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有患儿的心电图检查均具有明显的异常。
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心律失调的患儿;排除心功能严重异常的患儿;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排除14岁以上的患儿;排除不愿参加此项研究的患儿。
治疗方法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心肌炎的常规治疗,包括口服能量合剂治疗,如辅酶A、门冬氨酸钾镁等;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口服强的松治疗;对症治疗等。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20~50 mg/(kg?d),疗程为4周。
疗效判定
临床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律失常等体征完全消失或者与治疗前降低90%,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律失常等体征比治疗前降低70%~89%,心电图检查明显好转;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心律失常等体征比治疗前降低50%~69%,心电图检查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心律失常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