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二〇一三年九月
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目录
一、基础与成效 2
二、机遇与挑战 4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发展目标 5
四、重点任务 7
(一)实施国际化工程,融入全球创新设计网络 7
7
8
(二)实施产业振兴工程,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 8
9
9
10
(三)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增强市民幸福感 11
11
11
11
(四)实施品牌塑造工程,提高“北京设计”认知度 12
12
“北京设计”品牌 12
(五)实施人才助推工程,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 13
13
13
14
五、保障措施 14
(一)加强组织机制保障 14
(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14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15
(四)完善产业统计制度 15
(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15
北京“设计之都“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办的“创意城市网络”的一部分,是分享城市发展经验、凸显城市文化资源、提升城市世界知名度、拥有“世界精英城市”地位、在全球平台上为城市创造设计产业发展机遇的城市。
”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2012年,北京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创办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为进一步落实申都承诺,推进设计之都建设,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首都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纲要。纲要实施期限为2013年至2020年。
一、基础与成效
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北京有3000余年建城史和860年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大量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在民间工艺、传统医学、民俗习惯、戏曲音乐、文学创作等方面独具地域文化特色。全市拥有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广播电视台,出版社数量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互联网网民和网站数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
“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重要文化设施已成为首都北京的全新景观。
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凸显。截止2012年底,北京地区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坐拥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院校。全市科技活动人员约60万人,聚集了一批国际级设计大师和国内设计行业领军人才。在全市112所设有设计专业的高校和设计机构中,每年毕业生人数近万名。
设计产业发展卓有成效。北京设计公司和设计院所聚集,拥有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设计交易市场、751时尚设计广场、798艺术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3D扫描、渲染、逆向工程、快速成型等一批共性技术平台为设计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2010年,北京出台《北京市促进设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了设计之都的建设环境。2012年,北京设计产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设计产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设计产业正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国际企业在京设立了研发设计中心。中国设计红星奖、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品牌活动有效提升了“北京设计”的国际影响力。
二、机遇与挑战
国际局势的调整为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带来了难得契机。随着全球经济、政治重心向亚太地区加速转移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创新驱动已成为主流发展态势,北京建设“设计之都”,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建设设计之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是北京充分把握国际产业转移新契机,紧跟国际产业发展潮流,提高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国内形势的发展为北京“设计之都”建设提供了战略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占领产业链高端,是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设计”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
新时期北京发展趋势为“设计之都
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