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的作用机制及风险防范.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的作用机制及风险防范
    一、导语
    影子银行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Mc-Culley于2007年首次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它们筹集到的多为短期不确定的资金,由于游离于联邦政府的监管之外,它们没有再贴现的权利,也不能加入存款保险组织”。①
    目前影子银行又被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Shadow Banking System),是指房地产贷款被加工成有价证券,交易到资本市场,房地产业传统上由银行系统承担的融资功能逐渐被投资所替代,属于银行的证券化活动,又被称为平行银行系统(The Parallel Banking System)。
    二、影子银行的作用机制
    (一)证券化相关原理
    从影子银行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作用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证券化。证券化简单地说,是把贷款打包出售给投资者的活动,这一创新最初的意图是通过把贷款出售给可以吸收损失从而分担风险的投资者进而达到银行分散风险的目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证券化,我们需要对整个银行系统作全局的分析:在传统的连接存款者和最终贷款者的银行系统中,存款总量代表了银行对体系外的信用供给者的负债,而证券化的出现让银行可以利用新的信用为其提供资金,新的信用提供者即为购买证券的机构,如养老保险、互助基金、保险公司、外国投资者甚至外国中央银行。现以一个简要的资产负债表进行说明:
    
    由表2可以看出,支付给最终借款者的资金只能来自中介机构的权益资金或从系统之外的信用提供者处借款,如果各银行的所有者权益规模和杠杆率一定,那么对银行系统外的信用提供者的负债越多,银行系统的信用供给也相应增多;如果银行进行更大规模的证券化活动,那么杠杆率也会相应提高。
    (二)影子银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机制
    2001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房价不断高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预期房地产价格会一直上升,住房贷款需求也就不断攀升,当所有优质的贷款者都进行了抵押贷款时,这些银行就会降低他们的借款标准转而将目光投向那些次优的借款者,即次级贷款者。
    借款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他们的现金流可以满足正常的还贷需要;第二类人不能偿还本金,但可以返还利息;第三类人不仅不能返还本金,甚至连利息都不能正常偿还
②,第二和第三类人就可以被称为次级贷款者,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无论是资产规模或信用记录都不符合传统贷款标准的人,银行为了向此类借款人放出贷款,甚至为此发明出了一个新名词:“消极摊销”,即本期不能偿还的利息将会计入下一期的本金,显然,借款者到期会付出比本金大得多的金额。
    银行放出更多的贷款,会使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增加,相应的右边的负债也要增加,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和存款在短期内不会变化,因此金融系统只能进行更多的证券化活动。以证券化为特征的影子银行被大量运用:商业银行将钱贷给次级借款人并将贷款出售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将购自不同银行的按揭贷款放入一个资产池,再依据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经过分类、切割、信用加强、重新包装等程序,转换成小单位证券卖给不同的投资者,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退休基金、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在这一模型中,商业银行似乎已经把风险转嫁出去了,因此它有

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的作用机制及风险防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53 KB
  • 时间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