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十大怪2:英语到处呱呱叫汉语挤到旮旯角
不知从何时起,上大学就成了“英语和计算机”的天下。大学专业是否学得好已不太重要,只要英语和计算机能过关,毕业时就是香饽饽,就能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种崇拜想必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以前从初中才开设的英语课现在提前到了小学四年级,但对很多家庭来说应该是提前到了幼儿园——双语幼儿园已经成了有实力家长的首选。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再到职称考试,英语都是一必须逾越的重要障碍。在很多重要考试里,比如高考、考研,它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没有一个英语不好的人敢笑傲高考或笑傲考研,而我们听到的更多是“英语差了一分”导致的落榜悲剧。还有许多在本职工作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却因为职称英语“差了一分”无法晋级。
最近四六级的存废问题被提上了日程。此前,四级证书一度成了大学生是否能毕业的重要关卡,许多专业课拔尖而英语瘸腿的好学生因为一张四级证丢了大学文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四六级改革后,取消了及格线,只发分数证明,尽管如此,参加四六级考试的校内外人士仍是趋之若鹜。
大学校园里,到处可见手捧英语书呱呱乱叫的学子;招聘会上,英语流利的求职者总是比别人更占优势。专家预测,我国英语培训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我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可望达到300亿元。
300亿元,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劳动才能挣来。而为了花这300亿元,又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去学习英语。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我们却仿佛已经看到满街英语的明天。
不是说英语不重要,只是它所受到的待遇和它自身的重要程度并不相称。
在小学阶段,学生最主要的课程是语文和数学,这两门课也是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重要课程。尽管它们的地位也异乎寻常地高,但高得有道理。语文和数学是学生今后进行深造和自学的基础。书都看不了,数都不会数,基本上也很难再学习其它技能。从这个角度说,英语的地位很难企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主要的作用是交流,交流思想,交流文明成果,而不是用来研究语法。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英语试卷上出的全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选择题,某大学举办英文演讲比赛,同学之间比赛谁的英文更“地道”……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人们过分地钻研语法和词汇的用法,不自觉地把英语给“肢解”了,忽略了它的整体性。
具讽刺意味的是,经过中学加大学至少
十年的英语系统教育,大多数的毕业生无法同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交谈,在翻译专业英语方面,也往往是“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单个的字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整句话或整段话的含义。十多年的英语学习,更像是在研究英语,是纯粹的“哑巴英语”。
英语的繁荣背后体现了一种民族的忧虑。在西方科技文明和精神文明对我们古老的民族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我们几乎恨不得全盘否定自己的历史,而去向西方学习。中文说得好不好、会不会用汉语写应用文都已经不再重要,如果英语不行,就不能“面向世界”,不能同先进的外来文化交流。在这种焦虑下,于
中国教育十大怪2:英语到处呱呱叫 汉语挤到旮旯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