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鸣凤悲剧形象的意义.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鸣凤悲剧形象的意义
作者简介:牟明月(-),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桓台县,学历:2012级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伊犁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摘要:鸣凤是巴金先生的长篇小说《家》中塑造的主要女性悲剧形象之一。小说通过鸣凤的悲惨命运来揭示当时封建思想对人性的迫害,尤其是对女性的残害。可以说她是一个很典型的旧社会,旧制度的牺牲品。从侧面向我们展现了封建礼教以及大家族制度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反映出了五四时期一批进步青年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激烈反抗。
关键词:鸣凤;悲剧命运;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给我们展现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转衰的历程,同时也写出了当时的封建家长制对女性的摧残,她们没有自由没有希望,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在当时封建思想的笼罩下,她们也有冲破牢笼,勇于追求自我的典型,鸣凤就是其中之一。她宁愿死也不嫁给冯乐山,作家以死反抗封建礼教、旧制度。她虽身份卑微,却敢于追求心中所爱。不仅如此,她还对三少爷觉慧的思想转变也起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看到鸣凤悲惨的结局,看到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他才决定离开这个牢笼。
鸣凤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她的出现总能让人感觉出悲剧气息。小说中写到她的身世是悲惨凄凉的,“七岁以前,也是在下雪的时候,一个面貌凶恶的中年妇人从死了妻子的她父亲那里领走了她,送她到这个公馆里来。于是,听命令,做苦事,流眼泪,挨打骂便接连地来了,这一切成了她的生活里的重要事情。
”我们可以想象出她在高家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正是这种遭遇让她认为这都是命运的安排,都是无法抗拒的。从她的身世我们可以看出封建思想对人性的迫害,尤其是对女性的摧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高家家长制的迫害让这个命运不济的少女成为牺牲品。可以说鸣凤的悲惨结局既是情节的需要,也是封建礼教对女性摧残的展现。
一、勇于追求爱情
每个少女都怀揣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鸣凤虽然是高家的婢女,但是同样也像其他少女一样有自己倾心爱慕的人,这个人就是高家三少爷觉慧。觉慧是一个思想进步,敢于反抗家族势力的代表,他对鸣凤也同样有爱慕之心,不过我觉得他对鸣凤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爱情,仅仅是在那个大家族中能让人倾诉的对象,面对鸣凤时他感觉不到封建家族的丑恶与虚伪,是一种纯真的表现。但是鸣凤对他的爱是真挚的,“我只要想到你,看见你,天大的苦也可以忍下去。我常常在心里暗暗地喊你的名字,在人前我却不敢喊出来。”她情感的真挚与深厚,爱情的迂回与艰难,相思的痛苦与折磨,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鸣凤跟三少爷的对话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她深知跟觉慧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旧社会的封建等级。比如她曾经说过:“你是少爷,我是丫头,我怎么敢跟你多说话?”,“现在不同了,我们都长大了。”从她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无奈和悲凉,这些感情的变化都预示着鸣凤结局的悲惨,从一开始作者就为其做好铺垫,让读者都为这个可怜的少女感到惋惜。惋惜之余,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她的内心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充满了希望。她不像高家其他人一样在封建思想的压迫下顺从命运,任人摆布。当她知道高老太爷将她许给冯乐山做妾的时候,她为了追求心中的向往,毅然投湖自尽。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鸣凤也具有反抗精神,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不向恶势力低头,勇敢地追求心目中的美好爱情。
在周氏告诉她

论鸣凤悲剧形象的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fhrekp2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