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基本原理
谱线轮廓及变宽
Kv
K0
Δν
K0/2
ν
谱线轮廓示意图
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
1. 自然变宽
2. 热变宽(多普勒变宽)
3. 碰撞变宽
Holzmark变宽
Lorentz变宽
4. 自吸变宽
原子吸收的测量
1. 朗伯—比尔定律
-KvL
I = I0 e
定义: A=lg(I0 / I)= kVL
2. 积分吸收
K dν= kN
∫ν 0
仪器分辨率难以达到
3. 峰值吸收
直接测量吸收线中心频率或中心波长所对应的
峰值原子吸收系数K0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
A = K N0 L = k C L
发射线必须比吸收线要窄得多,同时发射线的
中心频率或中心波长要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或
中心波长相一致
锐线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窄的光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图
原子化器
原子化器的作用:
提供合适的能量将试样中的被测元
素转变为处于基态的原子。
类型:
火焰原子化、电热原子化
(1)火焰的类型:
(2)火焰的构造及其温度分布:
干燥区、蒸发区、原子化区和电离化合
区
(3)自由原子在空间中的分布:
(4)火焰原子化器:(预混合型、全消耗型)
雾化器、雾室、燃烧器和火焰
(5)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
贫燃火焰、富燃火焰、中性火焰
火焰原子化器示意图
石墨炉原子化器示意图
石墨炉升温示意图
3 原子吸收光谱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