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课教学反思
九圩中学邓庆华
基本情况:
本学期三旺中学开始撤并到九圩中学后,我接替了覃后波老师的七年级11—7班历史课的教学工作,11—7班学生数为43人,班主任为陆艳丹,该班为平行班,生源主要是九圩、三旺和保平籍的。
主要做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中的绝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再加上刚进入初中,功课多了几门。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历史课本,里面的内容五花八门,历史年代、历史人物等,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上课时无法把握,有时甚至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作为老师的我必须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运用语言和情感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般来说,在课堂上,老师运用风趣、幽默、合乎逻辑的技巧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角色。历史中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优美动听的历史故事,老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饱满的热情将它们叙述出来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从这些语言中感知历史,以达到喜欢学习历史的目的。2、充分运用史料、模型等再现历史,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运用模型、史料等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和解说,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3、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再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现代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使老师告别了只靠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的单一传统的教学历史,学生扩大了视觉和听觉,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当中。
构建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
所谓和谐课堂是指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平等、互动、合作的共同双边活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摒弃老师居高临下的姿态。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个体形成积极的学习情绪,学生容易把潜在的情感转移到学习上来。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搞活历史课堂,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学生个个能张扬个性。例如:在上课时我有时把学生分为三个组,一组是优等生,一组是中等生,一组是差等生。设置课堂练习时,优等生做难度较大的题目,中等生做稍有难度的题目,差等生专门做在课本上的题目,然后各组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个人发言。这样的做法,使学生个个有事做,人人动手、动口、动脑,避免了有些差生,无法做难题而扰乱课堂和优等生做完容易题目后闲着的现象。同时,为了调节学生们的心理,我在课堂上有意地讲一些课文里有关人物的故事或笑话,让他们在疲劳中松口气,语言风趣幽默,常常引来学生们哄堂大笑,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
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历史课程既简单又复杂,所谓简单是指历史的表述简单;所谓复杂是指内容跨越时空大,学生很难把握。光靠老师教是不够的,必须教给他们会学历史、掌握记忆历史基础知识的方法,这样课堂教学质量才会较快得到提高。例如在教《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这一课时,记忆方法是把年代、人物、事件列出来简化,教学生这样记:三三三即三个历史年代、三个历史人物、三件历史大事。三个历史年代:1207年、1271年1276年;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三件历史大事:蒙古国建立、元朝建立、行省制设立。
引导学生学会理清老师讲课内容的方法
在讲授完每一篇历史课文后,都要作课堂小结,我要求学生自己理清全文内容的脉络,这样做的目的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