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思修读书报告 4.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思修读书报告
半载九龙半载心------我的读书随感
08010228 曾德伟
来到东南大学近半年了,行吟于九龙湖畔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了。站在桥上,望着湖面,任风从指缝间流逝,任匆匆时光在睁眼与闭眼间不复返,我感受着在这里的一切,它们都是那么的美好!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曾经梦想着用文学素养充实自己的我,一度迷失了,可值得庆幸的是,我在东大图书馆里,在那一本本书中,找回了感觉,找回了自己。捧着一本书,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忘却所有地,去品析,去回味,在那每一个瞬间,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在这半年里,我或细致地,或粗略地读过那么几本书。大致有如下几本:《智慧与信仰》、《周选集》、《小楼一夜听春雨》、《纪伯伦诗集》、《少年维特之烦恼》、《亲合力》等等。在这里我想就我所读过的书中所涉及到的某些方面来谈一下我的感悟。
首先我想谈一下孤独。
其实,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即使是爱也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是因为由己及人的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行走,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说清楚自己心中的圣地究竟是什么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我想人的伟大与悲壮正在于此。
再者,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喜欢交往,有的人更喜欢独处。有的人只有在沸腾的交往中才能辨认自己,有的人却只有在宁静的独处中才能辨认自我。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或许可以这样说,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缺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重要的缺陷。
我是喜欢独处的,不觉得寂寞。我有许多事情可以去做:读书、写作、回忆、遐想、沉思等等。做这些事的时候,我相当投入,乐在其中,内心很充实!我天生不善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远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的时候是最轻松的,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是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在静与闲,孤独与合群之间,必有一个适合我的比例或节奏。
在这里我所要声明的是,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惧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
“如果说单纯是生命的境界,高贵就是灵魂的境界,而宁静就是生活与心灵的状态。”周的这番话,着实深刻,令人深省。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追求。
回想起来,许多年来纠缠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它催促着我阅读和思考,激励着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如果要用文字来表达这个时隐时现的动机,那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
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珍贵的东西,这就是追求本
身。我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愿是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如果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谁追求不止,谁就青春常在,一个人的青春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结束。
我曾追求过许多的东西,过程中有过气馁,有过感伤,但我所要做的就是马上从伤痛中恢复过来,将目光再次睥睨,让心湖再次涤荡涟漪,

思修读书报告 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09-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