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时期 的企业改革与发展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博士生导师周绍朋教授
我国“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判断;一个主题;一条主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关于“十二五”时期的企业改革与发展,《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铁路、盐业等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继续推进电信、石油、民航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探索实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完善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
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优化外部环境,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改善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为什么要继续深化国有大型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关于企业的分类改革
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合理化
公司治理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股权分置改革
存续企业改革
母子公司关系
大型企业母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革
集团公司
转制部分
未转制部分(存续)
上市公司
股份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独资公司
主业
辅业
存续企业
企业办社会
厂办大集体
股份制改革与战略重组
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企业改革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