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禁毒教育教案-远离毒品,拥抱新生活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远离毒品,拥抱新生活;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
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难点;
了解什么是策划药、摇头丸,知道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远离毒品,拥抱新生活》;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了解什么是策划药、摇头丸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
2、介绍(让学生看图片)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
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致幻药、摇头丸;它的也很广,
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
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
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讲解(观看图片)
1998年2~3月份上海市、广州市公安部门对夜总会和迪斯科舞厅等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发现一群男女行为怪异,他们在狂歌乱舞时,头部像拨郎鼓似地摇晃不已,经盘问,搜查出“摇头丸”兴奋剂毒品百余粒。同时也发现有人在迪厅兜售“摇头丸”。这类毒品案目前已引起人们密切的关注。
近年毒品集团非法制造具有致幻作用的苯丙胺类,它们属于策划药,主要代表为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简称MDMA,俗名“迷魂药”、“摇头丸”、“亚当”;同类产品还有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MBND,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共有几十个类似物具有致幻作用。这种能使人“灵魂出窍”的迷幻药是欧美国家青年中普遍滥用的兴奋剂。
“摇头丸”属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摇头九”能造成多种心理上的障碍,包括心理混乱、抑郁、焦虑及神经错乱。身体症状包括肌肉紧张,不能自控的咬牙、恶心、视觉模糊、发冷、出汗、虚脱。它能加快心跳和增高血压。“摇头丸”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感情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等。该毒品现主要在迪厅、卡拉OK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以口服形式被滥用。近一、两年来,摇头丸滥用问题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日益突出,对社会治安造成危害,成为一些暴力、强奸案件的诱发原因。因此类毒品服用后不仅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而且会出现一定的幻觉、性冲动,造成行为失控,自1996年以来,已传入我国,传播速度很快,在云南、广东、上海、福建、浙江、北京等地都已相继发现此类毒品。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1、教师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我们来观看一些图片来进一步了解吸食毒品给自身、家人、社会带来的危害。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2、学生发言,小组讨论并总结
(1)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2)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远离毒品,拥抱新生活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