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理性陪读:“陪读热”急需降温.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理性陪读:“陪读热”急需降温
早晨,6点半准备早餐,7点叫醒儿子,7点半梳洗好准备上班。中午,12点半准备午饭,1点半叫醒午休的儿子,自己再赶公交上班。晚上,6点10分开始给孩子做晚饭,10点准备夜宵,10点半休息。这就是省城一位陪读妈妈——叶梅女士每天的生活。
供职于省城某事业单位的叶梅,自儿子去年升入高中以来,这样的作息时间已成规律。由于家在包河区,而儿子上学的六中离家太远,于是她平时带着儿子在学校旁的出租屋居住,周末回家。这样一来,孩子上学倒是方便了,可叶女士每天得在出租屋与单位间奔波四趟,路上得花三四个小时。此外,租房也给她的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每月的房租加水电煤气费等开销,超过2000元。“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经济压力又大,身心疲惫。”叶女士说。
与叶女士过着相同生活的还有在省城某高校工作的张洁女士。张女士家虽然在滨湖新区和省直家园各有一套住宅,但由于女儿今年刚刚升入四十二中,为了方便女儿上学,她只好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90平方米的旧房子,月租2000元。“房屋很旧,而且临街很吵,但由于陪读的家长很多,房子很抢手,再晚一点可能就租不上了。”张洁说。
合肥某中学学生小吴的经历仿佛是新版的“孟母三迁”。小吴告诉记者,读小学时,其父母就计划在重点初中和高中的附近买房。小学毕业,她搬了第一次家;顺利升入高中后,父母又不辞辛苦地把家搬到离学校最近的一套房里。“每次搬家都是为了我上学近,可他们从来不考虑过自己工作是否方便。”
辛苦也好,无奈也罢,如今,陪读的家长队伍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母亲加入到当代“孟母”行列。
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大多已经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可为什么还有许多家长选择这种“看守教育”方式?采访中,不少家长表达了自己的苦衷。
叶梅说,儿子所在学校的旁边有不少小饭馆,日常生活孩子自己其实也能解决,当初也考虑过让他中午在学校附近小饭店吃饭,晚上再回家。但这样儿子每天早上6点钟就得起床赶公交,晚上很晚才能到家。“再过一年他就要高考了,高考学业负担已经很重了,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尽可能地给他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以减轻他的负担。”
叶女士的想法代表了很多陪读家长的心声。采访中许多家长表示,如今虽说人人能上大学,可上名牌大学不仅不容易甚至竞争更加激烈了,就业压力又大,孩子考不上好大学就意味着失去一块强有力的就业敲门砖。“陪读就是为了让孩子衣食无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与叶女士相比,省城胡女士的陪读多了几分无奈。她告诉记者,孩子比较贪玩,尤其是喜欢玩电脑游戏。初中时家离学校近,为防止他进网吧,她每天亲自接送。2011年上重点高中后学校离家远了,开学没几天,孩子放学后就泡在学校附近的网吧里。无奈之下,开学仅一个月,胡女士全家搬到学校旁边住。现在孩子如果没有按时回家,胡女士立刻赶到学校找。与胡女士一样因为孩子自控能力差而选择陪读的家长不在少数,她们希望通过自己近距离的管教,避免子女因为受到外界干扰而误入歧途。
“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是陪读热愈演愈烈的根源所在。”受访的陪读家长一致认为,大家放着舒适的家不住租房住,都是为了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只有名校附近的小区才有可能成为“陪读小区”就是最好的证明。
家长陪读,学生不用为生活琐事操心,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但同时也让部分学生承受了无形的压力。
“陪

理性陪读:“陪读热”急需降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q4846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