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中国古代乐器发展变化.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国古代乐器发展变化苏欣1044023039工程管理中国的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音乐就亲切的伴奏者人们生活、歌唱、舞蹈和说唱戏曲。文人墨客就乐于在美妙的乐曲音律中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民间的婚丧喜庆更少不了它。随着考古中大量古乐器的出现,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古乐器学逐渐形成,并成为音乐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其重要性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它是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考究,乐器在其不同时代,将展示出不同的属性特点,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社会发展水平的真实缩影。其实,它是对不同时代文化特色的探究,可以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下人民对艺术追求、音律体验的更高要求和审美观念不断转变。综上两方面不难看出,对我国古代乐器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乐器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人文艺术的载体。由于古代乐器的研究对象主要为考古发掘所得的乐器实物,所以其研究方法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诸多领域,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政治制度的优劣以及相关的文学记载、文学作品中。中国古代乐器的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正如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一样,艺术也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只能从事简单的狩猎、采摘活动,劳动之中有了简单的打击乐器。鼓可以说是最早的乐器,用草扎的鼓槌敲击,被固定并安有鼓足。原始社会主要工具为打磨石器,随着对火的认识利用,陶制乐器也相应出现。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奴隶社会的形成,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特别是青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乐器的制作。周朝对乐器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乐器的制作几乎溶入当时全部的生产能力,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丝乐器———琴瑟的出现,反映出丝的制作应用已相当成熟。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崩溃,周乐失控。随着冶铁技术的应用,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产品增多,分工也更加细化,特别是冶铁、皮革、丝织、漆器等手工业发展更快,一批新乐器也相应而生,代表作为筝、筑、笛。秦、汉时期,统一的中央集权形成并得到巩固,经济的繁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多孔、多管、多弦乐器得到普遍的应用,表明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期,可注意的乐器有排箫、羌笛、角、箜篌、琵琶等。自秦之后,各地区、各民族交流日益增强,大量的外来乐器被引进,主要有笛(横吹)、箜篌、曲项琵琶、五弦琵琶、锣等。唐代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经济繁荣,音乐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乐器有300种左右。引人注目的有2种乐器。一为“轧筝”,有七条弦,用竹片擦弦;一为奚琴,有二弦,用竹片在二弦间发音,后者可谓胡琴前身。宋代科技进步,乐器演奏中独奏的大量出现,说明演技的高超之外,乐器的改进也有很大的进步,推广于民间。拉弦乐器得到重视。同时吹奏乐器的制作更加精良,分类更加细微,新出现的有十余种。元代以后,随着四大发明的应用,尤其是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关于乐器的记载也日益增多,记载得较为详细,也为后人研究古代乐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元以后,随着戏剧的兴盛,乐器的发展也随着戏曲的需要而进化,乐器的种类也相应缩减,乐器的质量也得到不断的改进提高。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有二胡、板胡、京胡、笛、琵琶、唢呐、三弦、锣、鼓、笙等。同时随着乐器的普及,乐器也不再是贵族专用的器物,考古中也鲜有发现。总的分析来,中国古代乐器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时期:远古时期

浅谈中国古代乐器发展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