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灵璧县介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概况一、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一)地理位置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平原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3°18′—34°12′,东经117°17′—117°44′。县境东临宿州市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二)历史沿革建县之前,灵璧区属多有变化,秦属泗水郡、汉分属虹、谷阳、符离、夏丘、下祁诸县;三郡、南北朝时改阳平郡为谷阳郡,又置连城、高昌二县,灵璧县南郊属连城县;梁置临潼郡,北齐废为县,后又置潼郡辖今县境北部。隋初属鼓城郡,后改属下祁郡,唐初属谷阳县,隶徐州;唐显庆(656)夏丘更为虹,废谷阳为蕲县。本县分属虹、蕲两县,元和四年1809年虹县,部分属宿州,录河南道,五代十国本县分属宿州、泗州、北宋佑元年(1086)建县,析虹县之“零璧镇”置灵璧县,属宿州,隶淮南东路,同年7月复为镇;七年(1092)三月复为县,属宿州,隶淮南东路;宋政和七年(1117)改“零壁”为“灵璧”;南宋建炎后没于金,元初复为县,属宿州,隶属河南归德府;明洪武四年(1371)改属临濠府,六年属中立府,后属凤阳府,直隶南京;清初沿明制属凤阳府;顺治二年(1645)改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改属安徽省,先后属凤阳府,凤颖六泗道管辖;民国元年(1912)4月废府州设县,本县属安徽省;民国37年(1948)11月25日全境解放,属江淮解放区第三行署;1952年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元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复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专区更名为地区属宿县地区;1999年5月宿县地区行署改为省辖宿州市,属宿州市至今。二、人口与行政区划2009年,,,%%,%。灵璧县方公里,%。现辖19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3个,乡6个;县城所在地灵城镇辖8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三、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一)自然条件1、地形地势灵璧县地势低平,地形北高南低,呈西北东西倾斜。海拔27—,一般多在20米左右,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黄冲积上层较厚、土壤肥沃,适宜于机械化生产。境内主要山丘属低山丘陵和剥蚀残山,属淮阳山系,徐淮山脉余脉。主要山峰有54座,海拔超过100米的有24座,最高峰为下楼镇西许的堂山,。境内有新汴河、新濉河等河流干支流15条,。2、气象气候灵璧县上空大气环流具有明显的季风性质,属北温带与亚热带过渡的半湿润气候区。县境冬寒干燥,夏热多雨,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季风特点。,℃,最冷为1月,累计平均气温为0℃,极端最低气温为-℃,出现在1969年2月6日,最热为7月,℃,极端最高气温为41℃,出现在1994年7月3日,,,,出现在1998年,,出现在1978年、1999年、2000年,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最为严重的灾害是大风冰雹,持续干旱和持

灵璧县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