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神鬼狐妖的魅力
《聊斋自志》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
干宝“鬼之董狐”
干宝的《搜神记》和据说陶渊明所作的《搜神后记》等大约三十多部汉魏小说,是志怪小说童年期的作品。
鲁迅先生称为“拟晋唐小说”就是按魏晋小说和唐传奇的路子创作的《聊斋志异》,志怪小说达到顶峰。
“志怪”两个字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齐谐者,志怪者也。”所谓“志怪”,就是写非常之人,非常之物,非常之事。用现代文艺理论术语来说,就是创造超现实的他界,而且把它们当作现实世界来描写。
仙界
“点化”的仙境
所谓点化,就是人不需要寻仙,尘世就是乐土,仙乡就在现实中
《聊斋》笔下的仙人,有平民色彩
善恶一念间,境界各不同
我有佳儿,不羡贵官;我有佳妇,不羡绮纨
幽冥世界和鬼魂
先秦典籍《左传》、《庄子》、《吕氏春秋》早就写到鬼,前人认为,人死为鬼,鬼形成阴界。人死为鬼,灵魂归泰山,泰山神下边有若干管理机构。
等到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化地狱概念和中国传统鬼故事结合,阴世有了更完整的结构,有形形色色的鬼,有各种鬼故事。
梅女的爱情故事里蕴含深刻社会内容,梅女只有变成鬼也只能变成鬼,才能复仇,现实生活中人不能做的事,鬼做了,做得痛快淋漓,大快人心
好书推荐《聊斋志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