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长安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送太和公主和蕃》作为一枚标准的湖南长沙辣妹子,我的血液里融着家乡的豪爽热辣;也因为求学现生活在山东济南府厚积薄发的温柔与古朴里;在二十年间领略过华东五市江南水乡的婉约碧玉,见识过云南昆明丽江、广西北海桂林的灵动秀丽,感受过福建武夷山天游九曲的水澈山明,也叹惋过山西没落的商贾大家之气,为黄河壶口喷薄的水汽与旖旎的彩虹所动容······在这最后一个“无所事事”的暑假里,除了每天必上的西班牙语课和必跑的半个小时,最后决定以——陕西西安之旅为我的暑假划上圆满的句号。差不多四天的行程里,乾陵中阮籍、鸵鸟与番邦使臣的石雕石刻与雀楼、无字碑,法门寺秘色瓷与舍利灵骨、影骨,兵马俑博物馆里的地下军队,华山名不虚传的险峻陡峭······都作为原本生硬的知识从教科书上走了出来,成了我切身拥有的体会与回忆。我的脑洞捕捉并放大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困在华山飞鱼岭的一抹云;兵马俑中立车车夫辗转一生的悲欢冷暖;唐宫乐舞中唯一的一把古筝与之乐师;明城墙上骑着单车向东的你,和慢跑着向西的我,是如何地错身而过······我自作主张地联想着他们背后的故事,不时浅笑嫣然,不时蹙眉不语,不时潸然泪下。我的西安之旅不知不觉因为这些兀自的想象而被注入了灵魂般,变得有血有肉起来。说实话之所以选择西安,不只是因为2016年下半年都将在上海实习的我,想要提前给一直想去爬华山的挚友星星一些补偿,更是因为我勉强也算是一个历史文物爱好者,遥想当年高考志愿想填的除了历史和考古,就是文物与博物馆学。西安本地有句俗语: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的是皇上。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先后有七十二位皇帝在此下葬。俗语又曰:翻身得靠共产党,致富要靠秦始皇。打开陵墓后墓室里包围着棺椁的,是数不尽的陪葬品。墓室之华丽已然不言而喻,陪葬品作为皇家御用自是珍贵异常,历史价值更是难以估量。几千年的沉寂并没有掩埋掉他们的生机与活力,他们至今仍然在闪闪散发着反射自中华文明的光。曾经有位美国总统访华时说:未来的中国看上海,现在的中国看北京,过去的中国看西安。西安在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地位,至高无上。然而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物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在景区管理、文物保护这方面却令人不甚满意。不论是拿着导游旗在讲解之时不经意地使劲敲击着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中棺椁的导游,还是在明城墙随地吐痰,在兵马俑展馆大开闪光灯大肆狂拍的游客。前者不像云南台湾那些承担着零团费的低素质导游,不缺乏对待游客的认真与负责,后者满怀对于西安古城的憧憬与好奇,不缺乏对于古迹的真诚与热忱。然而两者都缺乏了对待文物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最基本的文物保护意识。说说我相对熟悉的山东博物馆,说实话跟西安这些景区的文物完全没有可比性,然而山东博物馆每个角落都有工作人员随时提醒游客不要对展柜中的展品使用闪光灯,在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中却只有名为保护实为获利被强行刮光原有壁画(被移至陕西省博物馆加收费200元/次的)的光秃秃的欲哭无泪的墙壁,和没有加以任何保护措施,任其暴露在外任人蹂躏的真棺椁。“就地保护”这一最佳方案好像理所当然地被有关部门抛之脑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由来已久的矛盾,目所能及之处有价值的景点和文物总是被最大程度地开发着。开发本身没有错,可是开发的程度实在是难以把握,我想保护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若开发过程
陕西旅游景观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