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床位,介绍病室环境及入院须知,告知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及时通知医生诊治。。。、P、R、BP及体重,测T、P、R每日3次,连续3日无异常改为每日1次;,,39度以上每日6次同时按高热护理常规;连续3日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血压每周测量1次并记录,特殊情况遵医嘱。,便秘者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注意保持大便通畅。,按时滴眼药,使用多种眼药时,先滴刺激性小的眼药,后滴刺激性大的眼药,眼药之间应间隔10-15分钟;滴可能出现毒副作用的眼药如阿托品时,应压迫泪囊区2-3分钟,以防吸收导致毒副作用。,特别是淋球菌性结膜炎、角膜炎患者,应严格消毒隔离,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必要时戴有色眼镜,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弱,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术后患者不要用手擦拭眼眼睛,视网膜脱离者避免剧烈运动。,对视力极差及双眼包扎的患者协助日常生活。,告知保护眼睛与滴眼药的方法,嘱患者定期复查。 分级护理(一)一级护理(1)伴重要脏器损害的危重病人、眼部恶性肿瘤或严重感染危及生命者。(2)眼球穿通伤、眼化学烧伤、青光眼急性发作、视网膜动脉阻塞、眶内容物剜除术后、全层角膜移植术后、玻璃体切割术后、有角膜穿孔倾向及已穿孔者。(3)全麻术后未清醒者。护理措施:(1)及时、正确采取应急治疗措施。(2)卧床休息,按疾病要求采取正确卧位。(3)随时巡视,观察眼部及全身病情变化,做到五到床头。(4)了解心理状况给予精神鼓励。必要时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护理记录。(5)保持病室整洁,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料理日常生活。(6)每小时巡视一次。(二)二级护理(1)一般内眼手术后病情稳定、卧位要求不严格者,如白内障术、抗青光眼手术、板层角膜移植、眼球摘除术等。(2)急性虹睫炎、角膜溃疡等眼部症状较重者。(3)视力欠佳,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4)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人不宜多活动者。护理措施:(1)注意休息,适当进行室内活动。(2)生活上予以必要协助,如洗漱、进食、大小便等。(3)每2小时巡视一次。(三)三级护理(1)内眼术前准备阶段、外眼手术前后的病人。(2)单眼手术后恢复期。(3)视力尚好,可自理生活的病人。护理措施:(1) 病人可在病区内活动,注意勿做剧烈活动,治疗期间勿外出。(2) 日常生活可自理,应注意眼部卫生。(3) 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 围手术期护理一、外眼手术前后的护理常规外眼手术包括眼睑、眼肌、泪囊、结膜、眼眶等手术(一),每日3次,以清洁结膜囊,避免术后感染。,如无手术禁忌,常规冲洗结膜囊和泪道。,外眼手术在门诊手术室进行的较多,要向患者交待手术的时间、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密切配合手术。(二),观察敷料有无渗血及绷带有无脱落。,必要时给予止痛药和镇静药。、换药和复查。 二、内眼手术前后的护理常规(一)目标内眼手术多为眼的复明手术,是比较重要的手术,其效果如何,与医生手术技巧、病人眼部与全身情况关系大,也与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工作有很重要的关系。如术前准备不足,或术后护理不当,手术过程虽顺利亦可能归于失败。为了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和目的,使病人能安全舒服的接受手术,并顺利渡过手术后疗期,医护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做好计划,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内眼手术的前后护理。(二)、整洁。。,患眼每天滴抗生素滴眼液四次,连用三日,预防感染。,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思想顾虑,缓解紧张心理,使其配合手术。,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出现感冒症状、月经来潮、颜面部疖肿及全身感染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积极进行治疗,而后考虑手术。,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卧位。、缩瞳剂。白内障患者用快速和短期的散瞳剂,如托吡卡胺、新福林散瞳,以便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及时缩小瞳孔。视网膜脱离者应充分散瞳。角膜移植者,一般应缩瞳,便于检查和手术。(视网膜脱离除外),便于术中和术后观察和治疗,告诉患者学会预防咳嗽和打喷嚏
眼科护理常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