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工资改革政策讲解文件依据:渝府发〔2006〕133 渝府发〔2006〕134渝办发〔2006〕257 渝人发〔2006〕144此次培训,以渝府发〔2006〕133为主线,穿插其余文件中所涉及的相关政策。一、改革的原则按劳分配、激励机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完善调整机制、搞活内部分配;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二、改革的基本内容有五点:(一)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二)实行工资分类管理(三)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四)完善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五)健全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在此次工资改革工作中,第一条“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此次工资套改中的主要内容。其余几条是改革中的宏观政策、套改后的问题和今后逐步完善的工作,在此次工资套改中不作为重点。因此,在讲解中以第一条为重点,其余几条简单说明。(一)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此次工资改革彻底打破了1993年工资改革的工资体系,将原来的“基础工资、活工资、津补贴”变成了4个部分。即: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是指工作人员根据所聘岗位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类型,再根据同一岗位类型中的不同级别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等级,不同的岗位工资等级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标准。(见附件123——电子表格呈现)专技岗位13个等级,管理岗位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岗位和普通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薪级工资是指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不同的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对不同岗位类型规定不同的薪级工资标准(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一样),在同一岗位中规定不同级别的薪级起点。(见附件123——电子表格呈现),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指导。目前,新的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暂时未出台,暂不执行。在执行绩效工资后,现在的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月基本工资额和地区附加津贴将纳入绩效工资。。我区无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主要有特教津贴、驾驶津贴等。此次工资改革暂时不开展。现行特教津贴和驾驶津贴的计算和发放方法将在后面的讲解中涉及,请有此类津贴的单位注意。(二)实行工资分类管理不讲,请与第8页“五、工资分类管理的实施”结合阅读。(三)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请翻到第8页“六、正常调整工资办法”,工资政策调整共有4种。;;;。(四)完善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不讲,请与第9页“七、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结合阅读。(五)健全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不讲,请与第9页“八、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结合阅读。三、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前面所讲的是此次工资改革的原则和基本内容,这只是大框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人员的个人信息千差万别,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在掌握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每个人员的具体情况,实施工资改革。下面,我们将具体讲解工资套改的实施政策,这是此次工资改革实施的关键,是工资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讲解中,我们将分正常情况和特殊情况两种类型分别解释,希望每位人事干部认真听讲、认真作好笔记,下来认真消化,认真实施。由于此次工资改革是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现在只实施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的实施在近两三年内逐步完成。因此,此次工资改革的主体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这两项。其中,岗位工资是比较固定的,比较简单,容易操作。薪级工资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下面分类讲解。(一),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我区执行的是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的政策,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凭本人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证书(文件)确定其专业技术岗位和岗位等级。由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文件暂时未出台,因此,此次工资改革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按每一个级别的初始等级执行。待完成了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即每个岗位级别内部的等次。(见附件123和课件),通过附件123和课件进行简单讲解。(二)薪级工资的实施薪级工资根据工作人员的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薪级工资的实施要涉及“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两个全新的概念,之
2006年工资改革政策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