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光合特性研究进展俞新妥等测定了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的光合速率,研究表明:6:00-18:00,两种植物都能测出表观光合作用,其日进程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9:00-10:00,次高峰出现在17:00左右。梁根桃等通过测定普通油茶的光合作用日进程发现:普通油茶光合作用日进程为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0:00左右,随后光合速率逐渐降低,直至傍晚。骆琴娅等研究了高州油茶的光合日变化,指出其光合日变呈双峰曲线,第1次高峰(即最高峰)出现在10:00,第2次高峰出现在16:00左右,15:00最低。出现上述油茶光合作用日变化现象可能和油茶栽培区的立地条件有关,即立地条件好,其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立地条件差,其光合日变化仅呈单峰曲线。还与测定时的气候条件有关,如一般夏季和晴天易呈现双峰。邹天才等研究了贵州山茶属5种野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发现5种野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光合生理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并认为这5种植物均为C3植物。黄义松等对幼龄期生长旺盛的3个油茶无性品系长林4号、长林166号和长林53号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长林4号在幼龄期光合特性上具有比较优良的种质优势。这与长林4号长势较旺,枝叶茂密,而长林166号长势中等,长林53号长势较弱有关注意上述的高峰出现在10点左右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一致,但还具有时间和季节的差别。王瑞等研究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因子中报道,9:00-11:00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值大于下部叶片,而14:00-16:00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值大于上部叶片,这与光照强度有密切的关系。梁根桃等认为油茶在年生长周期中,不同叶龄叶片存在着功能转换过程,由4月中下旬低于2年生叶到7月初超过2年生叶;2年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高而稳定,是常年功能叶;3年生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油茶CO2饱和点较低,CO2补偿点较高,光抑制现象明显,光合效率不强,且不同品种之间,由于遗传因子的作用,光合潜能差异很大。因此,对油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选育出拥有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理想株型、叶型,具有CO2补偿点低的高光效低消耗或经济产量高的油茶良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蒸腾速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调节水分损失的能力及适应逆境能力。高产品种的蒸腾速率大于普通品种。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净光合速率的首要因子。傅埘等研究了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的生理特性,得出油茶叶片含水量在55%~60%的范围内,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当叶片含水率低于这个范围时,叶片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因此,油茶叶片的含水量、水势的高低等显著影响光合作用,必须对油茶进行合理的灌溉,以促进油茶光合作用,增加积累,提高产量。在油茶不同生长期体外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油茶叶片的光合性能。梁根桃通过观测发现,普通油茶2年生叶在幼果迅速生长阶段,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功能衰退,使用硫代硫酸银三十烷醇硫酸铵完全营养液4种试剂喷施于油茶叶面,都起到了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的作用,其中以三十烷醇效果最好。胡哲森等以不同浓度NaHSO3对油茶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150~250mg/LNaHSO3可以明显抑制叶片的光呼吸,提高光合速率,增加经济产量李铁柱等对秋水仙素处理的油茶苗光合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筛选出了叶绿
光合指标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