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措施对于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生不良反应的25例狂犬疫苗接种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过程和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5例不良反应发生者也均能顺利完成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在精心护理下很快消失。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完成治疗,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疑虑心理,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护理
狂犬病属于传染病的一种,具有人畜共患的特点,而且极高的病死率使得此类疾病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杀手,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尚没有明确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唯一能够挽救被狂犬病毒感染者的方法是进行狂犬疫苗的注射或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来进行预防,狂犬疫苗属于抗原接种的一种,能够提前使人体产生对应的抗体来起到免疫作用,因此疫苗注射对于狂犬病毒感染者是否发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报道指出[ 1 ]在注射狂犬疫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症状,而这些症状采用合理、良好的护理措施是可以改善或避免的,就此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院门诊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的114例患者均为我院动物咬伤门诊患者其中包括男性69例和女性45例,年龄在1~84岁之间,±。其中60~84岁老人12人,占总人数的10%。1岁~8岁儿童32人,占总人数的28%。孕妇1人。
方法
以我国疾控中心所推荐的狂犬病暴露处理指南中所指出的方法为治疗标准,凡是被狂犬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时,不分年龄、性别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用清水或肥皂反复冲洗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数次),并及时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注射狂犬疫苗。即0(注射当天)、3d、7d、14d、28d各接种1剂。儿童用量相同。
副反应观察
本组114例患者中共有2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男性10例和女性15例,%,其主要为发热、头痛、皮肤瘙痒、红肿、疼痛、水肿以及荨麻疹等,具体情况包括:局部疼痛红肿20例,局部瘙痒5例,局部硬结2例,发热10例,头痛1例,全身瘙痒2例。
2 护理措施
在接种前应当先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需要在进行接种前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和患者加强沟通,尽量分散患者的紧张情绪,在注射疫苗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缓慢推注,接种之后持续观察30min。本组患者中多数不良反应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是为了防止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及反应,护理人员应当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这些不良反应会在2~3d内消失,消除患者思想疑虑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注射部位选择
一般而言可选择在三角肌位置,儿童患者则可以选择在大腿前外侧肌位置,选用针头以7号针为宜。有文献指出[2],%,%,因此在选择上应当加以考虑。
注射部位护理
确保患者注射部位的干净、干燥,不要在同一部位进行反复注射,对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或硬结的患者应当尽早采用热敷的方式进行治疗,2次/d,同时
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