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年鉴简介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主编的《长江三角洲年鉴》作为“中国特色年鉴系列”之一,《长三角年鉴》努力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区域特点,旨在为关注长三角、了解长三角、建设长三角的读者服务。全书约120万字,图文并茂,按城市、产业两条主线展示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及台州16个长三角城市的历史沿革、资源优势和产业、城市发展情况,集中展现了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合作、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的成果。长江三角洲原指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一带的冲击平原,目前则指称上述16城市所在地域。近年来,该区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引人关注,按年汇总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对于分析和掌握其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据该年鉴编辑部介绍,年鉴稿源渠道广泛,除专题约稿外,精选报刊、书籍及权威公务网内可靠有用的信息,并包含大量权威统计数据,很多资料不囿于地域、时限,增强了年鉴的资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在多方努力下,年鉴得以当年组稿、编纂、出版。年鉴按栏目、分目、条目三级结构层次设计,设特载、概况、区域城市、合作交流、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统计资料、党政主要领导人名录、人物、附录等16个栏目,62个分目,1500多个条目,另有照片130幅,表格36份。编者说明年鉴是按见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是各类重要信息的总汇。《长江三角洲年鉴》囊括该区域(现可辐射至华南,华中华北地区)年度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发展、新成果及新情况、新问题。信息资料力求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编纂《长江三角洲年鉴》的知道思想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区域特点。旨在为关注长三角、了解长三角、投资长三角、建设长三角的政府及企业高端读者群服务。如实记载、温故知新。久存成史。后人可鉴。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及钱塘江的冲积平原,专指16城市所在地域,即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及台州等市、县、区。对于区域周边地区有关信息和资料予以适当记载,利于交流合作。《长江三角洲年鉴》之时间跨度为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长江三角洲年鉴(2006)》所记载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个别事物有所上溯下延,便于读者了解始末。“资料”及“附录”不囿于地域、时限、意在增加实用信息、扩大视野、增强资料性、知识型、趣味性。《长江三角洲年鉴》按栏目、分目、条目三级结构层次设计、以条目为主要载体。其中设立特载、大事记、概括、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合作交流、对外开放、改革创新、市政建设、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科学技术、教卫文体、人民生活、统计资料、排行榜荟萃、企业名人、党政主要领导人名录、人物、附录等19个栏目,分目72个、约1500多个条目。年鉴力求图文并茂、表述规范。文字、照片和图表是基本载体。体裁有文章、文摘、概述、综述、条目。照片分彩色、黑白两种,穿插于相关文字中间,表格数据均取自权威机构和公开出版物。例如:《长江三角洲年鉴(2006)》约112万字,随文照片102张、表格91张。在信息浩繁、纷杂、变化、流动过程中,编辑部依靠有关领导、专家、依靠各地各行业的撰稿者,特别是年鉴界同行的热情而无私的帮助,精选了可靠有用的信息,使得《长江三角洲年鉴》顺利成功出版。发行量:(如数到位)发行渠道: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及委员案头),中宣部,各省部级及地厅级市委机关要目:(以下要目内容记录非所有条目内容,只为略记)特载:温家宝主持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大事记:长三角一体化热门话题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记事概况:区域总述:上海概况江苏概况浙江概括区域城市: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以下省略)一体化发展: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合作交流:重要会议与活动:第一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首届人力资源博览会在苏州开幕第三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重大项目工程:洋山深水港开港国内首个特色汽车展馆落户上海安亭上海“人工半岛”围垦造田33平方公里扬州港稳步扩容杭州下沙商贸城开业舟山连岛工程融资签约…………对外开放:上海世博会招商引资:上海招商引资概况外商
长江三角洲年鉴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