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ppt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
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
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学习理论基础建构主义
技术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
后现代观
教育技术学的信息论基础 ——教育传播学
用传播学理论来研究媒体与教学过程
研究教育领域和系统中教育传播活动的现象、过程和规律。
旨在遵循客观规律
运用教育媒体、传播教育信息
(一)教育传播模式
communication
传播
香农--韦弗模式
啥是香农--韦弗模式
——关于通信过程的数学模型
信源产生要送到信宿的讯息
用某种方式作有在讯息上,产生适合在信道上传送的信号
将信号从发送机送到接收机的媒介物,在传送过程中信号会受到噪音的干扰
实际上是把发送机的作用倒了过来,使接收到的信号重新变成消息
指接收消息的人或物
韦弗将通讯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成 三个方面的问题:
技术问题:通讯中符号传送的准确度有多大?
:传送的信号是否准确地表达了要传达的意思,精确到什么程度?
:接收到讯息对一定的行为能否产生有效的影响?
(二)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
教育者、信息内容、教育媒体、学习者是构成是教育传播系统的基本要素
传播者
信息的发送端
(具有教育的功能)
显示教育传播特点
与功能的基本要素
教育信息传播
活动的中介物
储存和传递信息
的物质工具或手段
系统中的基本要素
受传者
(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研究者提出教学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为
教育传播学奠定理论基础。主要表现方面:
1、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5W”的直线性的传播模式
有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7W”,每个“W”都代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所关心的重要因素
Who

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Says what
说什么
教学内容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
To whom
对谁
教学对象即学生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
Why
为什么
教学目的
Where
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