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育合力形成艺术研究
【摘要】班级是由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家长四个要素组成。只有这四个要素形成最大合力,才能真正地最大程度地教育好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从而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本文结合寄宿制学校的实际,谈谈实现班级教育合力的对策,与各位同仁商榷。
【关键词】班级教育家长
【正文】科学的管理模式一旦得以实践,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一个寄宿制学校来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准则。那么,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在推行新的模式和贯彻新的理念的过程中,要注重班级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管理效率。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形成班级教育合力
1、组建兴趣小组
我们这所寄宿制学校高中部每周五下午学生自由活动,学校本着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原则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的同时,也为他们今后承担社会角色准备条件。如:音乐美术班的开设,一方面是培养兴趣,另一方面是面向艺术高考。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既让学生增长了才干,又避免了学生因无所事事而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有的通勤学生也参加到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中来。
2、班级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每天早上和下午课后有篮球,排球,田赛,竞赛,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平时学校每年组织一次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歌咏比赛、口语大赛、辩论赛,元旦晚会节目评比,各类比赛活动的举行,不仅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学生在自我锻炼,自我展示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得到提高。
3、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更好地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教师要抓住学校每周升国旗的契机,通过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渗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还发挥所教历史学科特有的优势,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革命纪念日像卢沟桥事变、八一建军节、九一八事变、十一国庆节,我都组织演讲、演唱会,开主题班会、办一起手抄报等形式,抒发对英雄们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伟大情怀,打造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良好班集体。
4、开展感恩教育,净化精神世界
对学生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这样能使学生体谅他人,原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从而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班风。
如:在学习中国革命史之后,鼓励学生走访老红军、老八路,老志愿军,听他们讲革命故事,用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起他们为中华之
班级教育合力形成艺术的研究(修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