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向光性的争议(定安中学高中部谢丽金571200)众所周知,向日葵得名的原因,一是花盘像太阳;二是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即向阳运动,故又称朝阳花。在生物界中,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特性称为向性运动,但向日葵为什么会产生向光性呢?是什么起的作用呢?科学家是众说纷纭,各持其辞。大多数有关向光性的研究使用了植物的幼苗,一般先在暗盒中培育幼苗,然后放在单侧光源下,观察记录幼苗的向光弯曲,描述运动规律,建立生长运动模型。目前,专家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有以下两种假说。一、促进生长学说传统的观点认为,植物的向光性反应是由于生长素浓度的差异分布而引起的。温特(1928)用生物测定法显示生长素活性的分布比率为向光面32%,背光面68%(相对比值为27∶57)。这是乔罗尼温特假说的主要依据。这个假说认为,植物茎的向光面和背光面的生长素含量有差异,背光一面植物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向光一面植物生长素含量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茎在单测光源照射下会向光源方向弯曲。二、抑制生长学说70年代,有人分别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物理化学方法重复了温特的实验,以绿色向日葵为材料得到的实验结果指出,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IAA)在下胚轴两侧的含量相同,但抑制物质黄质醛则是向光侧含量高;此后在萝卜、玉米等中也有抑制剂的浓度不仅在向光侧增加,而且与光强呈正相关。由此表明,向光性反应并非是背光侧IAA含量大于向光侧所致,而是由于向光侧的生长抑制物质多于背光侧,向光侧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证据是,植物生长素在向光面和背光面的差异并不大,而生长抑制物质黄质醛则存在梯度差异,从向光面向背光面黄质醛逐渐降低。向光面受到抑制大,生长较慢,背光面含量低,生长受到抑制较小,从而导致向光面和背光面生长速率的差异,又进一步导致向光弯曲生长现象。三、向日葵向光性的解释向日葵的向光性与其它植物类似,也可以用生长抑制假说来解释。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呢?事实观察发现,向日葵在开花前,其顶部和中上部的叶片都随太阳的东升西落而运动,这就是“葵花向阳”现象。向日葵的花盘在开花过程中及以后,实际上不再随太阳东升西落而运动。所以从现象上看,向日葵从刚出地面一直到开花前都有明显的向阳运动,而开花后这种运动就自动停止了。至于为什么停止,目前还不清楚?有人认为开花后花盘的重量增加,不易
向日葵向光性的争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