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说课
《探究胡克定律》
一、说教材
1、教材位置:
胡克定律是沪科版教材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2课弹力的第二个框题内容。
2、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本节课由引题、实验探究(探究胡克定律)和胡克定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引出实验探究的方向;第二部分为实验探究过程,并得出探究结论;第三部分归纳出胡克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在教材中的位置、地位和作用:
本章在教材中安排在运动学之后,先学习运动学再学习力学,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先学习力学再学习运动学的模式,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从现象—概念—规律的认识过程。本章以拔河为背景,通过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探讨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和受力分析,掌握力学的基本知识,为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奠定基础,为完善牛顿运动定律做好了准备。
本节内容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安排在牛顿第三定律之后,由章背景拔河比赛引出,是高中物理第一个学习的具体的力,是三种常见力之一,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在学习完弹力的定义、产生过程和产生的条件后,安排了《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的关系》的探究活动,这是教材安排的第四个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一方面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为物理后续学习探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探究了胡克定律,在掌握胡克定律的同时,深化了对弹力的全面认识,为后面学习受力分析做好了铺垫。从整个教材来看,一方面探究活动中采用了图象分析实验和描述物理规律的方法,既深化了第二章学习的用图象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方法,又为后面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利用图象描述牛顿第二定律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弹力的知识又为后面学习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有关动力学问题做好铺垫。从整个高中物理来看,这一节内容也为学习弹性势能和机械振动做好了铺垫工作。
教材的这种安排,符合了新课程标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物理学习能连续进行,符合学生的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教材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学生自觉参与活动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胡克定律,进一步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一些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弹力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生活中的弹力认识物理规律的价值。
教学目标依据:依据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弹簧弹力的因素,并归纳总结出胡克定律
重点依据:掌握了胡克定律,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弹力,为后面学习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动力学问题做好准备。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的总结归纳
难点依据:在实验探究中,要对实验数据进行作图归纳,而学生用物理图象描述物理规律的能力还较低,加之用物理图象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比较抽象,对能力要求较高,在总结归纳中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四、说学情:
1、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弹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弹力大小有了定性的认识,同时通过近半学期的高中物理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这些都是这节课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师要组织好这些“旧知”,引导学生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知识和能力能够逐步提高。
2、将要学习的
探究胡克定律 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